1.范仲淹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吗

2.范仲淹的资料

3.“不为良相,愿为良医”的典故出自哪里

宋代的范文正公是谁_宋仁宗时期世人称为范文正公的是谁

姓范的名人

提起范仲淹,人们脑海中浮现出的就是一个文人形象,也都熟悉他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为民情怀,以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宽广豁达胸怀。其实,范仲淹是一个文武全才。而且为人刚正不阿、光明磊落,他一生孜孜不倦致力于传道授业,心系社稷民生,秉公直言,致君,用其超凡的人格魅力和志趣节操感召着无数的人。

(范仲淹画像)

一、范仲淹文学成就简介

范仲淹不仅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而且文学艺术成就非常之高,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无论诗、词、文、赋都成就斐然。范仲淹一生诗作颇丰,仅在《全宋诗》中就留下302首之多。他的诗意境高远、清新明朗、恬淡质朴,是宋诗中的精品;范仲淹流传下来的骈赋35篇,而且开创骈赋理论研究,zuò《赋林衡鉴》一文,对骈赋创作进行理论总结,提出“体势”说;范仲淹的词自成一家,《苏幕遮》《渔家傲》等名篇被永久传唱;范仲淹成就最大的是古文创作。范仲淹的古文常常记叙夹杂抒情,简洁典雅,收放自如,其中《岳阳楼记》是千古名篇。

可是,他的成就不仅限于文学方面,他在军事武功、政治改革方面均有极高的成就和贡献,他的一生,是个逆袭的典范,人生简直开挂。

二、历代对范仲淹的评价

范仲淹在政治、军事、文学等方面都有巨大成就,深受人们推崇。历代对他都评价极高。

王安石说他:“一世之师,yóu初起终,名节无疵”

王十péng说他:“堂堂范公,人中之龙。正色立朝,奸邪不容。材兼文武,永履仁义”

黄庭坚评价他说:“范文正公,当时文武第一人”

朱熹评价他说:“文正杰出之才天地间气,第一流人物”

吕中说:“先儒论宋朝人物,以范仲淹为第一”

罗大经说:“国朝人物,当以范文正为第一,富韩皆不及”;

元好问说:“文正范公,在布衣为名士,在州县为能吏,在边境为名将,其才其量其忠,一身而备数器。在朝廷,则孔子之所谓大臣者,求之千百年间,概不一二见,非但为一代宗臣而已”

王世贞说:“问宋臣,曰:李文靖之远、王沂公之公、韩魏公之重、范文正公之廓、司马文正公之笃,庶几尔”

评价他说:“中国历史上有些知识分子是文武双全,不但能够下笔千言,而且是知兵善战。范仲淹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

三、穷苦颠沛的童年

范仲淹原名叫朱说。本来他姓范,出生于官宦之家,但由于五代十国时的时势战乱,到了他父亲那一代已家道中落。范仲淹出生没多久,父亲就病逝了。幼年丧父,无依无靠。母qīn谢氏是一名小妾,也被赶出家门,为了生计,无奈之下,只得带着两岁大的孩子改嫁山东邹平长山朱文翰,而范仲淹也随继父姓,取名朱说。

继父朱文翰是一个小官吏,母子俩的生活suī清贫,倒也算安稳了。朱说从小就表现出了他的天赋和自律。其他兄弟姐妹整日嬉戏玩闹,游手好闲,唯独他酷爱读书,以书卷为友,刻苦上进。

在继父友人的引荐下,朱说被送去醴泉寺读书。寺内住持对朱说疼爱有加,生活上常接济他。这引起一些小和尚的嫉妒,常常戏弄他。为躲避喧嚣,朱说找到寺南一僻静山洞读书,用家中送来的小米煮粥,待凉后从中间用十字划开,每顿吃一块,再切上一点野菜,撒上盐末吃。这就是“划粥断齑”典故的来历。

(传说范仲淹读书的山洞)

四、少有大志,逆袭改变命运

如果不出意外,朱说就会像大多数普通家庭的hái子一样,平平淡淡过一生。可在朱说二十多岁时,偶然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原来自己不是朱家亲生子,tā原本是范家的人!

通过母亲的诉说,朱说得知自己范家一族已然没落。知道真相后的朱说,除了对朱家的感激,还立下大志,他要光复范家的荣耀。从cǐ,他拼了命地读书,考到了应天书院。

(应天书院)

应天书院里读书的,大多是达官显贵子弟,朱说不去和他们攀比,而是埋头读书,昼夜苦学,五年来不曾解衣宽带,舒舒服服睡过觉。要是读书困了,就用冷水洗洗脸。

他的一个同学,看到朱说整天吃的米粥咸菜,生活十分清苦,就给他送来一些丰盛的饭菜,几天后,同学再来到朱说门前时,发现饭菜纹丝未动,便怒气冲冲找朱说理论。朱说说:“我感谢你的好意,但我不能接受,因为我过惯了清苦的生活,怕尝过这些美味的饭菜后,再也吃不下原来的饭了。”

在求学期间,有一次宋真宗来到了应天府,应天书院的学生全都跑出去,争着去一睹皇帝的真容。唯独朱shuō岿然不动,依旧继续读书。有人问他:“皇帝来了,你都不想去看看他的真面目吗?”朱说回答:“皇帝迟早是会见到的。”这不是吹牛说大话,而是源于十足的底气。果不其然,这句话不久就实现了。

三年后,他考中进士,被任命为广德军司理参军。自此步入仕途,用自己惊人的毅力改变了命运,成功逆袭。他把母亲接到自己身边奉养,自己也恢复了范姓,并有了一个响当当的名字:范仲淹!

五、为官清廉,秉公直言,造福民生

在任广德军司理参军期间,他秉公执法,清正廉洁,纠正了许多冤错案,受到百姓爱戴。

宋天禧年间,范仲淹刚过而立之年,调任泰州盐仓监。当时泰州地处沿海,海堤常年失修,潮水时常涌入,令肥沃的土地渐渐颗粒不收,饥荒严重,百姓苦不堪言,纷纷外逃。范仲淹满怀“有益天下之心”上书泰州知州张纶,建议急速修筑捍海堰,以救万民之灾。有人责备范仲淹越权奏事,范仲淹直言道:“我乃盐监,百姓都逃荒去了,何以收盐?筑堰挡潮,正是我分内之事!”也有人以筑海堰后难以排水而予以反对。而张纶纳了范仲淹的建议,奏请朝廷批准,并命范仲淹负责修筑捍海堰。当时范仲淹征调4万余人,历时3年多修成捍海堰。堰成后成效显著,“来洪水不得伤害盐业,挡潮水不得伤害庄稼”,外出逃荒的百姓纷纷回归家乡,百姓得以安居乐业。人们把这条捍海堰称为“范公堤”。

六、执教兴xué,整顿弊政,直言敢谏

在修筑捍海堤期间,范仲淹的母亲病逝,他回家守丧,居南京应天府。时晏殊为南京留守、知应天府,闻知范仲淹的才名,就邀请他到府学任职,执掌应天书院教席。范仲淹主持教务期间,勤勉督学、矫正学风、崇尚德操、以身示教,创导时事政论,书院学风为之焕然一新。

因政绩突出,范仲淹被调回京师,判国子监,很快又转升为吏部员外郎、权知开封府。范仲淹在京城大力整顿官僚机构,剔除弊政,时称“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范仲淹多次因直谏被贬谪,梅尧臣劝他少说话、少管闲事。范仲淹作《灵乌赋》,说自己“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尽显他刚正不屈的凛然气节。

七、戍边西北,抵御外敌,威震西夏

如果以wèi范仲淹就单是一个勤奋好学的书生,那就错了。他的军事才能也惊人的出众。

公元1038年,党项头领李元昊称帝,建立了西夏。一改往日对宋朝俯首称臣的姿态,率军侵犯北宋边界。战报传来,朝野震惊。边事吃紧,宋仁宗以范仲淹众望所归,召回京师,担任天章阁待制、出知永兴军。

公元1040年,李元昊再次发兵攻打北宋。范仲淹主动请缨,来到延州(今延安),镇守边疆。范仲淹更改军队旧制,重新整兵,大胆启用本土人才,并且任用羌人,加强军队训练,轮流御敌。同时修筑清涧城和_城,作为军事基地,增强防御力量。他审时度势,没有盲从皇帝的命令主动出击,而是以守代攻,在险要之地筑城池,修营田。范仲淹运用自己的计谋一次次击退西夏人,他的名号也威震西疆,周边不少部族主动降伏大宋。李元昊也向北宋称臣,签订庆历和议,西北边疆的战事得以平息。

(今延安宝塔山下关于范仲淹的石刻)

八、庆历新政,以图革新

庆历三年(1043年),宋仁宗召回范仲淹,授其为枢密副使。当时北宋王朝内忧外患,官僚队伍过于庞大,行政效率低下,内有日益严峻的朋党之争,外有党项人的虎视眈眈。时范仲淹、富弼、韩琦同时执政,欧阳修、蔡襄、王素、yú靖同为谏官。范仲淹向仁宗上《答手诏条陈十事疏》,提出“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等10项以整顿吏治为中心,意在限制冗官,提高效率,并达到节省钱财的改革主张。欧阳修等人也纷纷上疏言事。仁宗纳了大部分意见,开始施行新政,史称“庆历新政”。

庆历新政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改革:在选任官吏方面,精简冗官,明确官吏升降制度,严格考核举士,慎重选择地方长官;在军事经济方面,重视农业经济,减轻赋税徭役,整顿军备;在法治方面,yán明朝廷号令,严格依照法律治理国家。

(范公碑)

庆历四年(1044年),更定科举法。另外,还颁布减徭役、废并县、减役人等诏令。

由于新政触犯了贵族官僚的利益,因而遭到他们的阻挠。次年(1045年)初,范仲淹、韩琦、富弼、欧阳修等人相继被排斥出朝廷,各项改革也被废止,新政改革以失败告终。新政失败后,范仲淹遭到吕夷简等人的打击,被贬至河南邓州,他的好友滕子京也被贬至岳州。

(岳阳楼)

公元1052年,范仲淹在徐州病逝。在范仲淹死后,人们才发现身为朝廷重臣的他,遗产连回乡的路费dōu不够,真正的两袖清风。范仲淹的一生,正如他的谥号“文正”一样,文治武功,正直磊落,他的德行和节操,是文人士大夫的榜样,被誉为“宋朝第一人物”,实至名归。

除了范仲淹,范姓历史名人还有谁?

1、范蠡:为中国早期商业理论家,楚学开拓者之一。被后人尊称为“商圣”,南阳五圣之一。虽出身贫贱,但是博学多才,与楚宛令文种相识、相交甚深。因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国,辅佐越国勾践。

传说他帮助勾践兴越国,灭吴国,一雪会稽之耻。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化名姓为鸱夷子皮,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期间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后定居于宋国陶丘(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南),自号“陶朱公”。

2、范睢:字叔,魏国芮城(今山西芮城)人,著名政治家、军事谋略家,秦国宰相,因封地在应城,所以又称为“应侯”。范雎备弯本是魏国中大夫须贾门客,因被怀疑通齐卖魏,差点被魏国相国魏齐鞭笞致死,后在郑安平的帮助下,易名张禄,潜随秦国使者王稽入秦。

3、范增:公元前206(汉元年),范增随项羽攻入关中,劝项羽消灭刘邦势力,未被纳。后在鸿门宴上多次示意项羽杀刘邦,又使项庄舞剑,意欲jiè机行刺,终未获成功。汉三年,刘邦被困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用陈平计离间楚君臣关系,被项羽猜忌,范增辞官归里,途中病死。

4、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今河南漯河市召陵区青年镇砖桥村)人东汉时期党人名士,与郭林宗、宗慈、巴肃、夏馥、尹勋、蔡衍、羊陟并称为八顾。又与刘表、陈翔、kǒng昱、范康、檀敷、张俭、岑_并称为“江夏八俊”。

范滂因被举荐为孝廉、光禄四行出任冀州请诏使,漏拍后调任光禄仿搜闷勋主事。后又被太尉黄琼征召任职。太守宗资先前听说过范滂的名声,聘请他到郡府中担任功曹,把政事交给他处理。延熹九年(166年),牢修诬陷指控“党人”结党,范滂获罪被关进黄门北寺狱,后来审判结束释放回乡。

5、范仲淹: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

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

姓范的名人有那些?

可以是范仲淹:字希文。祖籍_州,后移居苏州吴县。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发起“庆历新政”,推行改革。皇_四年(1052年)在扶疾上任的途中逝世,年六十四。宋仁宗亲书其碑额为“褒贤之碑”。后累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魏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范仲淹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吗

范仲淹是宋朝最伟大的公共知识分子!是宋朝最伟大的言官,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家国情怀的文学家、政治家!是历经官场风波而丝毫不为所动的大丈夫!是中国文人的典范!

范仲淹是宋朝第一个得到文正这个谥号的官员!范仲淹,字希文。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教育家,谥号“文正”。在宋代,“文正”这个谥号是授予文官的最高等级,就相当于现在的“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或者“德艺双馨艺术家”的称号。当初北宋名臣夏竦死后,朝廷给他的谥号是文正,但极为较真的司马光死活不同意,因为他认为“文正是谥之极美,无以复加”,夏竦还不配,最后还是改成了“文庄”。对于“文正”这种高大上的字眼,皇帝是不肯轻易给人的,整个宋代得到这个称号的也不超过10个人,据说范仲淹是宋朝第一个得到这个谥号的人。

2.范仲淹是个特别忧国忧民的政治家!他心怀“不为良相,即为良医”的伟大志向,整天表情严肃神情忧郁,他居庙堂之高,担心老百姓穿不暖吃不饱,处江湖之远,又担心皇帝胡作非为干坏事,可以说是进也忧,退也忧。钱钟书说,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要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呢。但你看范仲淹的诗:“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此公连吃鱼的时候,都要想到打鱼人“出没风波里”的辛苦。这是一种忧国忧民的强迫症,幸亏范仲淹有着钢铁般坚硬的性格,否则不得忧郁症才怪。

3.范仲淹是民间外号最多的宋代政治家!他的第一个外号叫“范履霜”。据陆游《老学庵笔记》说,“范文正公喜弹琴,然平日止弹《履霜》一操,时人谓之范履霜”。范仲淹爱弹琴,但只会弹一首《履霜》曲,听曲名就冷若冰霜,这很符合范仲淹的性格。第二个外号叫“吃齑宰相”。范仲淹幼时生活极其艰苦,“日作粥一器,分四块,早暮取二块,断虀数茎,入少盐以啗之。如是者三年”。早上做了菜泡饭,冷冻成冰之后,划成四块来吃,后世便有了“划粥割齑”的美誉。后来范仲淹又得到了“小范老子”、“穷塞主”等雅号,没有一个是不好的,这也说明了范仲淹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4.范仲淹是宋朝官场最具职业精神的言官。

所以说范仲淹是最伟大的公共知识分子。

范仲淹的资料

唐宋八大家是指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苏轼,苏洵,苏辙父子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曾经拜过欧阳修为师),分为唐二家,宋六家。

明初朱后最初将这八位作家的散文作品编选在一起刊行的《八先生文集》,后唐顺之在《文编》一书中也选录了这八位唐宋作家的作品。明朝中叶古文家茅坤在前基础上加以整理和编选,取名《八大家文钞》,共160卷。唐宋八大家从此得名。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世称范文正公。唐宰相范履冰之后。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祖籍_州(今陕西省彬县),后迁居苏州吴县(今江苏省吴县)。

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1052年(皇佐四年)五月二十日病逝于徐州,终年64岁。是年十二月葬于河南洛阳东南万安山,谥文正,封楚国公、魏国公。有《范文正公集》传世,通行有《四部丛刊》影明本,附《年谱》及《言行拾遗事录》等。

“不为良相,愿为良医”的典故出自哪里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 。唐宰相履冰之后。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祖籍邠州(今陕西省彬县),后迁居苏州吴县(今江苏省吴县)。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1052 年(皇佐四年)五月二十日病逝于徐州,终年64岁。是年十二月葬于河南洛阳东南万安山,谥文正,封楚国公、魏国公。有《范文正公集》传世,通行有《四部丛刊》影明本,附《年谱》及《言行拾遗事录》等。

具体上://baike.baidu/view/5465.htm#sub5465

“不为良相,愿为良医”的典故出自范仲淹。

据宋人吴曾的《能改斋漫录》卷十三《文正公愿为良医》记载:宋代名儒范仲淹,有一次到祠堂求签,问以后能否当宰相,签词表明不可以。他又求了一签,祈祷说:“如果不能当宰相,愿意当良医”,结果还是不行。

于是他长叹说:“不能为百姓谋利造福,不是大丈夫一生该做的事。” 后来,有人问他:“大丈夫立志当宰相,是理所当然的,您为什么又祈愿当良医呢?这是不是有一点太卑微了?” 范仲淹回答说:“怎么会呢?古人说,‘常善用人,故无弃人,常善用物,故无弃物’。

有才学的大丈夫,固然期望能辅佐明君治理国家,造福天下,哪怕有一个百姓未能受惠,也好像自己把他推入沟中一样。要普济万民,只有宰相能做到。现在签词说我当不了宰相,要实现利泽万民的心愿,莫过于当良医。

如果真成为技艺高超的好医生,上可以疗君亲之疾,下可以救贫贱之厄,中能保身长全。身在民间而依旧能利泽苍生的,除了良医,再也没有别的了。”?

这是后世相传“不为良相,愿为良医”的由来。那些胸怀大志的儒者,把从医作为仅次于致仕的人生选择,正是因为医药的社会功能与儒家的经世致用(即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比较接近。

扩展资料: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北宋时期名臣,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进士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历迁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

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参知政事,发起“庆历新政”。新政受挫后,贬出京城,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

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扶疾上任,逝世于途中,时年六十四。追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一生政绩卓著,晓畅军事,文学成就突出。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 。著作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于世。

人民网—“不为良相,愿为良医”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