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法定传染病甲乙丙类的报告时限都是多少?

2.传染病报告实行谁接诊谁报告监测病例遵循什么原则

3.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遵循什么原则

4.传染病管理及上报制度

5.传染病疫情的责任报告人是____、____、____。

6.关于传染病疫情分析及自查报告

传染病疫情报告有关规定_传染病疫情报告

第三十条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供血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发现本法规定的传染病疫情或者发现其他传染病暴发、流行以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时,应当遵循疫情报告属地管理原则,按照院规定的或者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报告。

军队医疗机构向社会公众提供医疗服务,发现前款规定的传染病疫情时,应当按照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报告。

释义本条是对传染病的疫情报告人、疫情报告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的规定。

一、责任疫情报告人

本条规定的责任疫情报告人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供血机构,及执行职务的医护人员和检疫人员、疾病预防控制人员、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执行职务的人员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医疗、供血、检疫业务的人员,二是上述人员正处在实施疾病预防控制、医疗、供血、检疫的工作期间。

二、属地管理原则

属地管理原则,指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后,按照行政管理区域,及时报告所在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再由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逐级上报或者进行直报。

疫情报告必须遵循属地管理原则。军队所属医疗卫生机构发现地方就诊的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同样应当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三、疫情报告的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

2003年11月7日,卫生部颁布的《突发公共卫生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中,第十九条明确规定了报告的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

(一)责任报告单位对甲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乙类传染病中艾滋病、肺炭疽、脊髓灰质炎的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城镇应于2小时内、农村应于6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二)对其他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伤寒副伤寒、痢疾、梅毒、淋病、乙型肝炎、白喉、疟疾的病原携带者,城镇应于6小时内、农村应于12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三)对丙类传染病和其他传染病,应当在24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我国法定传染病甲乙丙类的报告时限都是多少?

法律分析: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各级医疗、防疫机构是按照专业分工,承担责任范围内突发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与管理工作。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及时、准确的监测信息,是为各级提供传染病发生、发展信息的重要渠道。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第六条 院卫生行政部门主管全国传染病防治及其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传染病防治及其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其他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传染病防治工作。

军队的传染病防治工作,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由中国卫生主管部门实施监督管理。

第七条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承担传染病监测、预测、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以及其他预防、控制工作。

医疗机构承担与医疗救治有关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和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承担城市社区、农村基层相应的传染病防治工作。

传染病报告实行谁接诊谁报告监测病例遵循什么原则

甲类传染病报告时限: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

乙类、丙类传染病报告时限: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

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及时向属地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于24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至代报单位。

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管理部门审核时限:

对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按照甲类管理的病人或疑似病人以及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的报告信息,应立即调查核实,于2小时内通过网络完成报告信息的确认审核。

对于其他乙、丙类传染病报告卡,由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核对无误后,于24小时内通过网络完成确认审核。

扩展资料:

传染病报告程序与方式:

传染病报告实行属地化管理,首诊负责制。传染病报告卡由首诊医生或其他执行职务的人员负责填写。现场调查时发现的传染病病例,由属地医疗机构诊断并报告。供血机构发现阳例也应填写报告卡。

1、传染病疫情信息实行网络直报或直接数据交换。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在规定的时限内将传染病报告卡信息报告属地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网络报告,同时传真或寄送传染病报告卡至代报单位。

2、区域信息平台或医疗机构的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系统应当具备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功能,已具备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功能的要逐步实现与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自动交换功能。

3、军队医疗卫生机构向社会公众提供医疗服务时,发现传染病疫情,应当按照本规定进行传染病网络报告或数据交换。

百度百科-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年版)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遵循什么原则

法律分析:传染病报告实行谁接诊谁报告监测病例,医疗机构发现传染病疫情时,应当遵循疫情报告属地管理原则。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条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供血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发现本法规定的传染病疫情或者发现其他传染病暴发、流行以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时,应当遵循疫情报告属地管理原则,按照院规定的或者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报告。军队医疗机构向社会公众提供医疗服务,发现前款规定的传染病疫情时,应当按照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报告。

传染病管理及上报制度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工作,提供及时、科学的防治决策信息,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和传染病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以下简称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条例》(以下简称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传染病防治法、应急条例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中规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工作。第三条 突发公共卫生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坚持依法管理,分级负责,快速准确,安全高效的原则。第四条 院卫生行政部门对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突发公共卫生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实施监督管理。第五条 院卫生行政部门及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鼓励、支持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的科学技术研究和国际交流合作。第六条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及其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对在突发公共卫生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工作中做出贡献的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第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规定及时如实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与传染病疫情信息,不得瞒报、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缓报、谎报。第二章 组织管理第八条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按照专业分工,承担责任范围内突发公共卫生和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与管理工作,具体职责为:  

(一)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对行政辖区内的突发公共卫生和传染病疫情进行监测、信息报告与管理;负责收集、核实辖区内突发公共卫生、疫情信息和其他信息资料;设置专门的举报、电话,接受突发公共卫生和疫情的报告、咨询和监督;设置专门工作人员搜集各种来源的突发公共卫生和疫情信息。  

(二)建立流行病学调查队伍和实验室,负责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理,搜索密切接触者、追踪传染源,必要时进行隔离观察;进行疫点消毒及其技术指导;标本的实验室检测检验及报告。  

(三)负责公共卫生信息网络维护和管理,疫情资料的报告、分析、利用与反馈;建立监测信息数据库,开展技术指导。  

(四)对重点涉外机构或单位发生的疫情,由省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报告管理和检查指导。  

(五)负责人员培训与指导,对下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对辖区内医院和下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疫情报告和信息网络管理工作进行技术指导。第九条 国家建立公共卫生信息监测体系,构建覆盖国家、省、市(地)、县(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的信息网络系统,并向乡(镇)、村和城市社区延伸。 国家建立公共卫生信息管理平台、基础卫生数据库和管理应用软件,适应突发公共卫生、法定传染病、公共卫生和专病监测的信息集、汇总、分析、报告等工作的需要。第十条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承担责任范围内突发公共卫生和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任务,具体职责为:  

(一)建立突发公共卫生和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制度,包括报告卡和总登记簿、疫情收报、核对、自查、奖惩。  

(二)执行首诊负责制,严格门诊工作日志制度以及突发公共卫生和疫情报告制度,负责突发公共卫生和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工作。  

(三)建立或指定专门的部门和人员,配备必要的设备,保证突发公共卫生和疫情监测信息的网络直接报告。  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室)等应按照规定时限,以最快通讯方式向发病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报告,并同时报出传染病报告卡。  报告卡片邮寄信封应当印有明显的“突发公共卫生或疫情”标志及写明XX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收的字样。  

(四)对医生和实习生进行有关突发公共卫生和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工作的培训。  

(五)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标本样。第十一条 流动人员中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和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的报告、处理、疫情登记、统计,由诊治地负责。

法律依据:卫生部 《突发公共卫生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 第九条 国家建立公共卫生信息监测体系,构建覆盖国家、省、市(地)、县(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的信息网络系统,并向乡(镇)、村和城市社区延伸。国家建立公共卫生信息管理平台、基础卫生数据库和管理应用软件,适应突发公共卫生、法定传染病、公共卫生和专病监测的信息集、汇总、分析、报告等工作的需要。

传染病疫情的责任报告人是____、____、____。

法律分析:1、疫情管理、直报人员必须认真学习《传染病防治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规范性技术指导文件,严格按要求进行本院的疫情报告管理工作。

2、报告的方式:本单位的传染病疫情信息实行网络直报,并按要求进行电话报告。

3、报告的程序为:传染病病例的报告由首诊医生或其它执行职务的人员负责填写报告卡(按要求电话报告)一>疫情管理人员收卡、登记—>网络直报(需电话报告属地CDC的按要求报告)

4、报告病种和报告时限(一)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的病人、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携带者时,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方式向属地疾控中心报告。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也应及时报告。同时,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二)对其它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伤寒副伤寒、痢疾、梅毒、淋病、白喉、疟疾等的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24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三)对其它符合突发公共卫生报告标准的传染病暴发疫情,按规定要求进行报告。

5、个别病种的确认须由相关单位认可后方能上报(1)脊髓灰质炎,要由国家确认实验室进行审核确认;(2)甲类传染病及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须由省级有确认权限的单位或实验室进行审核确认;(3)艾滋病,应由省级有确认权限的单位或实验室进行审核确认。

6、每月29日前检查追踪上月和本月已报告病例卡片的诊断变化和转归情况,如疑似病例改为确诊病例或排除、未分型改为已分型、死亡等,要对原报告卡进行订正报告。

7、在传染病漏报自查、检查和暴发调查中发现的未报告病例,要及时补充录入。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第一条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制定本法。

第二条 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关于传染病疫情分析及自查报告

传染病疫情的责任报告人是____、____、____。介绍如下:

A.? 公民

B.? 医务人员

C.? 社区及乡村医生

D.? 个体开业医生

答案BCD。

责任疫情报告人是指:

l、责任报告人: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2、责任报告人发现法定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病原携带者应在规定时现内向所在地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必要时要作订正、死亡报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第十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集样本做侍、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不得泄露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

卫生行政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因违纯歼吵法实施行政管理或者预防、控制措施,侵犯单位和个人合法权益的,有关单位和个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诉讼。

第十七条国家建立传染病监测制度。

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国家传染病监测规划和方案。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国家传染病监测规划和方案,制定本行政区域的传染病监测和工作方案。改芦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传染病的发生、流行以及影响其发生、流行的因素,进行监测;对国外发生、国内尚未发生的传染病或者国内新发生的传染病,进行监测。

一、疫情概况根据

各科室上报到公共卫生管理科的数据统计,20xx年第一季度全院共上报传染病卡196张,其中hbsag(+)未网络直报的45人,肺结核和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与早期病例重复报告25人次,其他病种重复报告卡7张。有效报告卡164张,报告法定传染病5种114例,法定管理、重点监测的传染病3种5例。

甲类传染病无报告。

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4种91例,占发病总数的76.5%,无死亡病例。发病病种具体是:肝炎45例,肺结核43例.梅毒2例,淋病1例。

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1种21例,占发病总数的17.6%,无死亡病例。具体病种发病数是:腹泻病21例。

其他法定管理的传染病3种5例,占发病总数的4.2%,分别是:水痘2例,结核性胸膜炎2例.尖锐湿洗1例。

二、各类传染病发病构成情况

1、肠道传染病:发病23例,无死亡,占传染病报告总数的19.3%,病种为腹泻病21例,甲肝2例。呼吸道传染病:发病47例,无死亡,占传染病报告总数的37.8%,病种为肺结核43例,水痘2例。2、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发病o例,无死亡。

3、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发病49例,无死亡,占传染病报告.悠数的41.2%,病劫为:乙肝38例,丙肝7例,悔毒2例,尖锐湿决l例,淋病1例。4、新生儿妓伤风、a印、霍乱、韭兵、禽流感、弓型hlnl流感无病例报告。

三、传染病疫情分析

本季度与止一季度相比,流感、分疹再来报告,也无新发传染病的报告,但肺结核、丙肝的发病率较上一季变和云东同期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高,各性宋互生要提育警惕,注意散发病例的发现和报告。二是手足口病、茵痢再未报告,与肠道传染病流行季节特征吻合。其他传染病的徽发水二和上年第四季度、去未同欺相比均保持在相似的发病水,无需要特殊注意。

四、传染病报告质量评估

和上一季受相比,不季受传染病的报告数持续减少,因为新的个案报告卡部分填写要求发生变更,整体报告卡质量较前有所提升。

五、第一季度传染病管理位查情况通报部分医师对传染病病种概念不清,导致部分传染病漏报砰重,如内三科护理部的出入院登记太上将“嗯裸炎”未具体区分为“化脓性”、“流行性”而被认为漏报的3例;

儿科医师禾将“急染性唆泻病”和非急染性腹泻病进行区分所造成的漏报。个别医师责任心不强,对传染病报告工作不重视导致涌报,如内二科对“结核性胸摸炎”病例的漏报和门诊夏生对流行冒的漏报。个别科室对传染病的管理不重视,尤其是对门诊传染病病人的报告不重视,导致涌报。俭验科、放射科对阳性俭测结果的反馈机长落实不力。除儿科外,其他科宣家未按规定将死亡病例言息上报公卫科。

六、整改措施

1、公卫科将新的“传染病报告规范”印发各科室,并要求科室利用晨交班或科室业务学习的机会,组织科室人员熟悉并享握借染病报告管理的相关知识。

2、各科宣主任要切实加强对传染病诊疗、登记、报告二作的管理,奋促临末医生严格按借染病管理视定及时、准确的上报传染病信息。同时公卫科要加强督导勺日常管理,对日常管理中发现的问题,要取不同的方式及时、灵活的予以红正,对漏报皿重而晏不改正者按医院规定进行处理。

3、对于在下、县第一季度传染病管理誉导丰查己夫约涌报病例的内三科、内二科、儿科子以全院通报批评。

4、死亡病例必须在三日内滨写死亡病例报告卡并送交公卫科。对于第一季度外一科3例、内二科1例死亡病例只滇写死亡有例报告卡予以全院通报批评,并限三日内向公卫科补报卡片,逾期不补报者,每例扣除科室劳务费50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