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年级语文《济南的冬天》教案

2.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济南的冬天》的教案及教学反思

3.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4.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5.初中语文教案设计 以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为例的参考模板

6.初一上册语文《绿色蝈蝈》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电子书_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古代诗歌四首七年级上册的教案5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诗歌吧,不同的诗歌,其语言艺术所表现的语言风格、特点、技巧各不相同。还苦于找不到好的诗歌?下面是我整理的古代诗歌四首七年级上册的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古代诗歌四首七年级上册的教案1

  《观沧海》教案3

 教学目标:

 1、 体会诗人广阔的胸襟、豪迈的气慨。

 2、 体会宏伟壮丽的景象。

 3、 写实与想象。

 教学重点:

 目标1、目标2。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由写作背景导入

 该诗写于东汉建安十二年(207)秋。当年的夏五月,诗人率军北征乌桓,七月出卢龙塞 ,九月大获全胜。班师途中经过碣石山,诗人登高望海,留下了这千古传颂的名篇。

 二、 简介作者,揭示目标

 曹操,字孟德,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曾历任

 大将军、丞相,封魏王,建安二十五年卒。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

 曹操是一位杰出的诗人。

 三、 新授内容

 1、 师范读,生跟读。

 2、 生自由朗读,查字典解决生字词。

 3、 生齐读。

 4、 分析课文内容

 ⑴分析字义

 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沧,通“苍”,青绿色。

 海,渤海。 观,看,统领全篇。

 萧瑟,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洪,大。

 行,运行。 若,如同。

 星汉,。 志,理想。

 ⑵内容

 A、 诗的前两句写什么?最后两句是写什么?中间十句写了什么?

 叙事 合乐时所加,与正文内容无关 写景

 B、写景部分用 手法,勾画了汹涌的 ,耸立海中的 ,岛上繁茂的 ,给人以如画的感觉。

 C、“日月之行”四句用了什么手法?(想象、夸张)写出了观沧海时的什么感受?

 D、写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借景抒情,表达诗人博大的胸襟。

 四、 总结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内容。

 先突出写大海的碣石山高高耸立,节令虽是晚秋,山上却生机盎然,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吹来,林呼山唤,草木共鸣;海中的波涛呼啸翻腾,上欲接天,风助浪势,浪壮风色。从“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幅壮美的海山秋色图,敏锐的观察,开阔的视野,,统揽全局的谋篇,显示出作者超人的智慧和非凡的学识。

 写完眼前的山海,诗人虚走一笔,把不同时空段内沧海托举日月星汉的壮丽景象切换过来,使这海山秋色图平添出一股浩荡磅礴的气势。这是诗人英武壮阔胸怀的进一步拓展。太阳、月亮给人类送来温暖和光明,是诗人拯救苍生于水深火热之中、一统天下宏大政治抱负的真切比拟;灿烂的则是诗人文武兼备、雄才大略的生动写照。

 五、 作业:

 ⑴完成书后习题;

 ⑵背诵默写课文。

古代诗歌四首七年级上册的教案2

 《古代诗歌四首》是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第四篇课文。本课教学,我在阅读方面按照诗词的特点来进行,首先结合注释疏通诗句,初步把握句面意思;其次从整体上分析描写的内容(景物、事)所表现的情感。再次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发挥联想、想象,“神”入其中,进而体会这四首诗的内容和情感及理解遣词造句的妙处。

 自己对这几堂课感觉比较满意的地方有:一是在开始时把这四首诗的阅读放在如何去读古诗的背景下去读,不为教诗而教;二是能够结合曹操的背景加深学生对曹操在《观沧海》中的豪迈之情的理解,而不是简单地向学生介绍强调;三是结合刘勰、钟嵘、王夫之等人的评价来引出“苍凉慷慨、建安风骨”的特点;四是在学习《天净沙秋思》时能够进行比较阅读,并引用钱钟书的“盖生离死别,契合伤逝怀远,皆于黄昏时分,触绪纷来,所谓最难消遣”来引导学生理解文中选择黄昏这个时间的原因,有助于对课文更深入地理解;五是学生学习气氛比较浓,课堂思维活跃。

古代诗歌四首七年级上册的教案3

  教学目标

 1、理解诗的内容,领会其中抒发的感情和表现的生活情趣。

 2、体味诗词情景交融的特点和遣词造句的妙处。

 3、学习一点诗的韵律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古代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有很多佳作,不仅语言隽美,而且意境深远;它们有的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因此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成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我们中学生学一点优秀的古代诗词,不仅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语言水平,而且能陶冶我们的思想情操。所以我们要认真学习和努力掌握一定数量的古代诗词。今天,我们学习五首古代诗词,主要是领会古人融情于景表达襟怀和讲究炼字炼句亦即炼意的手法。

 二、学习《观沧海》

 1、解题:题目是什么意思?“沧海”的“沧”字怎么解释?题目能不能换成“观大海”?

 2、教师范读后学生诵读。

 3、理解内容。

 问题设计:⑴开头两句交代了什么情况?“东临碣石”的“临”作何解释?

 ⑵下文到哪一句为止是写作者所见的情景?

 ⑶实写观海的诗句一共有6句,所写的内容和角度有什么不同?

 ⑷提问:“日月之行”等4句是什么意思?这是不是作者眼前看到的景象?作者是写什么内容?

 启发:作者写观海的内容到这里结束了,我们可以展开自己的想象来回味一下:作者在诗中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作者笔下的沧海有怎样的特点?再联系作者写这首诗的背景,我们想一想,诗歌中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作者笔下的沧海气势雄伟,胸襟开阔。作者写这首诗的时候,是他刚刚平定乌桓,回师中原,这正是他踌躇满志的时候。面对着波澜壮阔的大海,作者情不自禁地抒发了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豪迈情怀。特别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几句诗,更是形象地反映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千百年来成了脍炙人口的名句。

 4、分析韵律。

 本诗为四言乐府诗,韵脚为“峙”“起”“里”“志”等字,可见押的是“i”韵。

 5、齐读、背诵。

 三、学习《次北固山下》

 一背景和作者:

 作者王湾,生卒年不详,只知道他是洛阳人,先天元年(712),也就是杜甫出生那年中了进士,以后曾往来于吴、楚间,终洛阳尉。这首诗是他在吴、楚期间写的。北固山,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北,三面环江,为名胜之地。

 二了解诗歌,学生当即背诵全诗(由于诗的意境美、语言浅近而音韵和谐,估计比较易于成诵;

 三学生练习背诵(略)

 四整体把握。

 问:诗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见的,为什么诗一开头就提到“客路”呢?(这是诗人的想象,很明显,船到镇江后,他要上岸再乘驿车转往别的地方去。)“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诗人在何时何地见到的景象?(在天将明未明之时,在船接近目的地即北固山的长江之中)你能想象出船行的图景吗?(自由发言)为什么要特地提到“潮平”?(为下句“江春人旧年”张本)这个“旧年”指的是一年中哪一段时间?(残冬腊月)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由于新年将到,这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他却不能回家,自然要写一封平安家书,更何况他此刻看见了北归的雁,必定要路经洛阳的——洛阳在镇江西北方。)

 好,现在我们可以总结一下诗人产生浓重乡愁的原因。(略)

 五名句分析。“海日”两句从章法上看,有导出结尾一联的作用,这就是说,它跟诗人的乡愁有关,这样说有根据吗?先说这两句所写的景象。(学生凭想象自由发言。)这两种景象有相同的地方吗?(白日和黑夜的交替,新年和旧年的交替——如此一天一天地过去,一年一年地过去,而诗人依旧在外奔波,不得回乡,怎能不产生乡愁呢?)但这种乡愁并不使人感到低沉,例如跟“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相比,就显得开朗一些,是吗?说说道理。(残夜未尽,而旭日已升;旧岁未除,而江上春潮已至——不正是包含着新的希望吗?)

 四、总结。

 我们读古诗,既要认真领会诗人的本意,又要善用自己的眼光去发现某些新的东西。例如“海日”两句就可以使我们产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并且相信它会突破一切阻力出现在我们眼前,这样才能把古诗读“活”。

古代诗歌四首七年级上册的教案4

 教学目标:

 知识储备点:

 1、了解古代诗词的有关常识。

 2、理解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力培养点:

 1、运用联想和想象赏析诗词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比较阅读,探究诗词中的情趣,体会诗歌的不同风格。

 情感体验点:

 1、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培养高尚的高尚的审美情趣。

 2、欣赏气吞山河的雄壮美、叙事写景的哲理美和侧面点染的烘托美。

 教学重、难点:

 如何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怎样鉴赏精彩的诗句。

 教学方法:

 通读每首诗,感知诗句的.节奏、韵味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精通全诗,理解诗的意境;鉴赏精彩语句,发挥想象和联想,品味其中的深刻内涵。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总课时)

 一、本课目标:

 1、赏析前两首诗,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把握各首诗的艺术特色,了解格律诗的基本常识。

 二、教学流程:

 (一)、导入课文。

 古代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有很多佳作,不仅语言隽美,而且意境深远;它们有的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因此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成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我们中学生学一点优秀的古代诗词,不仅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语言水平,而且能陶冶我们的思想情操。所以我们要认真学习和努力掌握一定数量的古代诗词。今天,我们学习四首古代诗词,主要是领会古人融情于景表达襟怀和讲究炼字炼句亦即炼意的手法。

 (二)、学习《观沧海》。

 1.整体感知: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是他出征乌桓时所作。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姨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一壮美的诗篇。诗人描写了沧海的壮丽景色,表现了壮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天下的宏伟抱负。

 2、解题:题目是什么意思?“沧海”的“沧”字怎么解释?题目能不能换成“观大海”?(沧,是暗绿色。“沧海”有色彩,比“大海”形象,所以不能换。)

 3.教师范读后学生诵读。

 4.理解内容。

 ①、开头两句交代了什么情况?“东临碣石”的“临”作何解释?(交代了作者所处的地方和来此的目的。“临”作“登临”讲。)

 ②、根据开头判断,下文将要写什么内容了?(写观海所见的情景。)

 ③、下文到哪一句为止是写作者所见的情景?(到“洪波涌起”为止。)

 ④、实写观海的诗句一共有6句,所写的内容和角度有什么不同?(“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是总写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一派生机勃勃。这两句是紧扣上文“山岛竦峙”展开。下面两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出了海上景象的变化,表现了大海的雄伟气势。“洪”,大的意思。很明显,这两句是照应上文“水何澹澹”而写的。)

 5.分析韵律:本诗为四言乐府诗,韵脚为“峙”“起”“里”“志”等字,可见押的是“i”韵。

 6.齐读、背诵

 (三)、学习《次北固山下》

 1、导入:这首诗是写乡愁的,且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一联而闻名于天下。作者王湾,生卒年不详,只知道他是洛阳人,先天元年(712),也就是杜甫出生那年中了进士,以后曾往来于吴、楚间,终洛阳尉。这首诗是他在吴、楚期间写的。北固山,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北,三面环江,为名胜之地。

 2、读读讲讲问问。

 (1)、串讲:①客路,当指驿道,是旅客来往所走的道路。②潮平,指潮与岸齐,因而两岸显得宽阔,这是春潮初升时的景象。③风正,指顺风,且风力不大,所以帆是悬挂之形。④残夜,夜将尽时分,太阳从东方升起,又因镇江跟东海相距不远,故称海日。⑤旧年,相对于新年而言,旧年未尽而江上春潮已生,故谓“江春入旧年”。⑥乡书即家书,指诗人寄给洛阳家中的信;旧谓鸿雁可以传递书信,故诗人有托书于归雁之意。按:鸿雁传书,实无其事。《汉书·苏武传》载:苏武被匈奴扣留19年,汉使求苏武,单于谎称武已死,后汉使得密报,知武在某泽中,于是也谎称汉天子在上林苑射落一只大雁,脚上捆着苏武从某泽中寄来的信,单于无可奈何,只好放还苏武。

 (2)、整体把握。

 (3)、名句分析。“海日”两句

 3、总结。

 我们读古诗,既要认真领会诗人的本意,又要善用自己的眼光去发现某些新的东西。例如“海日”两句就可以使我们产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并且相信它会突破一切阻力出现在我们眼前,这样才能把古诗读“活”。

 4、布置作业

 5、教后反思

古代诗歌四首七年级上册的教案5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古代诗歌体裁的有关知识。

 2.培养学生朗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

 3.能够准确背诵并默写,能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

 过程与方法: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反复朗读中启发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教学重点:

 诵读;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运用再造想像感悟诗歌内容。 ●教学方法:

 1.朗读法。指导学生注意节奏和韵律反复朗读,带感情地朗读,在朗读中体会诗的内涵,品出诗的情味。

 2.联想、想像法。这四首诗语言优美、精练,内涵丰富,留有极大的想像空间,鼓励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像,从形神入手,领会感情。

 3.讨论、点拨法。教师艺术地设问,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或诗歌的特点。

 ●课时安排:二课时

 ●课前预习:

 1.给生字注音。(10个以上)

 2.试读课文。(3次以上)

 3.划分各首诗歌的朗读节奏。

 4.了解作者和作品,包括:

 (1)解释题目的含义。

 (2)简介作者和作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观沧海》《次北固山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谁知道在我国的唐代、宋代、元代分别有哪种文学体裁发展得最有成就?(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唐诗、宋词、元曲)的确,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以古老的《诗经》发端,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四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二、《观沧海》

 1.解题;简介作家作品

 (1)作者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善诗歌,以慷慨悲壮见称。

 (2)作品简介

 题目《观沧海》中,“观”的意思是“远望、眺望”,沧海:大海,这里指渤海。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竭后山。他跃马扬鞭,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心潮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触景生情写下这首壮丽的诗篇。

 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乐府四言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抒情诗。

 2.朗读指导与训练

 (1)把握四言诗的诵读节奏。

 提示:诗歌节奏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2)教师范读,要求字正腔圆,感情饱满。(或播放录音)

 (3)学生齐读,要求准确整齐,有节奏感

 3.整体感知课文

 ①学生借助注释,疏通诗歌内容。补充内容:

 水何澹澹:何,多么。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以观沧海:以,表目的连词。

 山岛竦峙:竦,高。峙,挺立。高高地挺立。

 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幸甚至哉:幸,庆幸。至,极点。庆幸得很,好极了。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若,像。其,它,指沧海。

 ②难点点拨: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古诗文中“互文见义”。即文字上只交待一方,而意义彼此互见。句中不但说:“日月之行”,也说“星汉之行”;不但说“星汉灿烂”,也说“日月灿烂”。合起来说,“日月星汉之运行与灿烂,均若出于沧海之中”。

 4.合作探究

 (1)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像的?

 (3)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重点提示: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观”字统领全篇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动静结合,描写大海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描写静景,表现了岛上的勃勃生机;“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描写动景,表现了大海的磅礴气势。

 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

 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

 诗人面对迷人的海上风光,展开了丰富奇特的想像。这四句是全诗的高潮,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运行不息的太阳月亮,星光灿烂的,竟都包蕴在这沧海之中,何等气魄。

 此诗前一部分写大海景象,视野广阔,也能见出诗人胸怀之博大,但跟后一部分比,气象则略逊一筹。“日月之行”四句写大海,全用虚写,却表现了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气概,更显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主题:本诗作者描写了大海的壮丽景色,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抱负。

 难点点拨:说说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大海的形象正是诗人形象的化身。诗人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为即将挥师南下统一中国解除了后顾之忧。(当时曹操已削平北方群雄,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纺一北方,如果消灭南方割据势力,就可以实现荡平宇内,一统天下的宏伟目标了。)在踌躇满志的时候,他借大海的形象抒发了建功立业的愿望,写出了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雄浑诗句,表现自己的伟大抱负,阔大的胸襟。

 5.小结:“诗言志”诗人写沧海,抒发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字里行间洋溢着饱满的。写景的十句中,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实景给人身临其境之感,虚景以其新奇激发读者的想像,诗人以沧海自比,表现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

 6.背诵全诗.

 三、《次北固山下》

 1.解题;简介作家作品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这首诗就是写乡愁的,且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一联闻名。

 作者王湾,生卒年不详,只知道他是洛阳人,先天元年(712)中了进士,以后曾往来于吴、楚间,不得归家,故有此作。

 题目《次北固山下》中,次,是停泊的意思。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五言律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抒情诗。

 2.介绍律诗的有关知识:

 律诗共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四联。

 押韵,每联的尾字押韵。押韵的字叫韵脚。

 颔联、颈联一定是对偶句。

 3.朗读指导与训练

 (1)把握五言诗的诵读节奏。

 提示:五言诗一般是三个节拍,二二一或二一二。如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教师范读,学生齐读,整体感知

 4.合作探究

 (1)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初春。青山、绿水、潮平、风正、江春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思念故乡。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

 “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似乎江面与岸齐平,船上人视野也因之开阔。“悬”是端直高挂的样子,风“正”表明顺风,同时又是和风,因此帆便端直高挂了。

 (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分析。

七年级语文《济南的冬天》教案

#教案# 导语济南是一座美丽的城市,人们对于济南的歌颂、赞扬比比皆是,歌手将它写进歌里,诗人将它写进诗里,老舍将它写成散文,选入了七年级人教版一单元的课本里,《济南的冬天》是一篇充满了诗情画意的散文,将济南特有的冬景描绘的活灵活现。以下是 为大家整理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1.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济南的冬天》教案

 教学目标

 1、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的细致描绘,情景交融的表达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

 2、理清本文的层次结构。

 3、培养学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作者老舍是我国现代的作家,被誉为“语言艺术大师”。他所写的《骆驼样子》和话剧《茶馆》等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坛上产生了广泛影响。其散文也写得清新优美,《济南的冬天》就是其中的一篇。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自己、词典,弄清生字、生词的音和义。

 济(jī)南 一髻(jì)儿 薄(báo)雪 伦敦(dūn) 

 贮蓄(zhùxù) 水藻(zǎo) 狭窄(zhǎi) 镶(xiānɡ)

 三、初步领会课文的大概内容和脉络。

 1、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出示自学提纲,要求学生重点思考下面三个问题:①济南的冬天总的特点是什么?

 ②文中具体描写了哪些景物?

 ③作者怎样展开对景物的描写?

 2、组织学生就上面三个问题展开讨论,明确:

 全文围绕济南的冬天“温晴”这个特点,描写了济南的山、水、城、雪等景物。

 文章先从自己感受的角度总括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然后具体描绘了济南暖冬的三幅画图:阳光下济南全景、雪后山景的秀美、济南冬天的水。

 3、根据下面的结构示意表,理解文章结构。并把每部分的要点,概括的写在文旁的空白处。

 无风声有山——小雪点染的山(秀气)

 宝地——晌晴——像摇篮(温暖、舒适)

 温晴有水——贮满绿藻的水(绿清亮)

 四、细读、分析课文。

 引导学生逐段细读课文,要求他们在自读的同时提出问题,展开讨论,并指导他们就文章各段的内容、描述方法和语言,在课文一旁的空白处写些简要的批注。各段问题和提示如下:

 1、第1自然段

 ①课文从什么角度写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段与下文有什么关系?

 明确:课文从自身感受的角度来写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作者把济南与住惯了的“北平”比较,又与他刚刚离开的伦敦比较,再与热带比较,突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很自然地发出“济南真的算个宝地”的由衷赞叹。这段课文总写了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是全文的总起,为下文具体描述作了铺垫。因此,这段与下文是总分关系。

 ②课文中的“响亮”是什么意思?“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一句,如果把“声”字去掉,可不可以?为什么?

 明确:“响亮”一词,一般用来指声音宏大。但根据上下文意思来判断,在这里是指“晴朗得刺眼”。“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是说济南冬天的风并不猛烈,是柔和的,如果把“声”字去掉,就说成了“没有风”,不切合实际。

 ③旁批内容明确:

 没有风声——与北平比(奇迹)

 晌晴——与伦敦比(怪事)

 温晴——与热带比(日光毒)

 第2自然段作者怎样描写济南古城的地理环境?作者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济南的可爱的?

 明确:“小山把济南围了个圈儿”,这是济南地理环境的特征,也是济南“温晴”的原因。作者从人的感受和对人们的心理描写,来表现济南的可爱。指导学生画出拟人、比喻的句子,体会其作用。

 即表现了济南人对这“慈善”冬天的真切留恋,也洋溢着作者对济南冬天的无限喜爱之情。

 2、第3自然段

 这段也是写山,是小雪点染了山之后的景色。那么,作者从什么角度描写了哪些景物?议论后在全班交流。

 3、第4自然段

 ①作者在写了冬天济南“温晴”、“秀气”之后,把视线放到城外的景色。作者以城内的“狭窄”与城外的“宽敞”对照,用“小村庄”来点缀山坡,以小雪点染屋顶,这样,读者就看到了济南的全貌。

 ②体会“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句中两个“卧”字的作用。

 4、第5自然段

 ①作者是怎样写水的“温晴”的?

 明确:课文紧扣“暖”字,写水“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写水中的水藻“把终年贮藏的绿色全拿出来”,所以它“不忍得冻上”。水还多情地让“长枝的垂柳在水里照个影儿”。读到这里,让我们感受到济南的冬天真是风情万种,使人留恋不舍。

 ②作者是如何收束全文的?

 作者紧扣“亮”字,由下而上,再由上而下,从河水的清亮引出整个空间的清亮,并把红屋顶、黄草山、灰树影都溶人其中,在天水一色的广阔背景下,描绘了冬天济南瑰丽的色彩。

 在此铺垫下,以高度概括而充满的句子“这就是冬天的济南”自然而然地收了尾。

 五、总结全文:

 1、学生默读全文,找出作者的各个观察点。

 2、归纳课文的各种表现手法。

 ①运用对比手法。

 ②作者不仅细致观察和描写冬天济南的景色,而且把自己的主观感受,以此来感染读者,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2.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济南的冬天》教案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把握济南冬天的特点,描绘的景物及其特征,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

 2.能找出文中选用的准确生动的词语及形象贴切的比喻、拟人句,并分析它们的精妙之处。

 3.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课前学习活动

 1.摘录文中的生字词,借助工具书,结合课文,读准字音,理解它们在文中的意思;

 2.借助图书馆、网络等,查阅有关老舍的资料,初步了解老舍及其代表作和描绘冬天的诗文或名句;

 3.反复朗读课文,能读出感情并体会语言的精妙。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提起北国的冬天,同学们脑海中浮现的多是怎样的画面呢?(学生畅所欲言:总会让人想起“大雪纷飞”、“寒冬凛冽”等萧条景象)。然而在冰雪皑皑的北国之冬中,有一个地方的景色与众不同:它的水在冬天“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这个地方就是济南。这节课,我们就在老舍先生的引导下,一起去领略济南冬天的奇景。

 二、整体感知

 1、学生听老师配乐朗读(也可放录音),并在听读中检查字词的掌握情况。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并思考问题:

 ①济南冬天的总的特点是什么?这个特点能从哪些景物上感受得到?

 ②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③作者写景是按照一定顺序的,你能理清写景的层次吗?

 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思考后在小组内讨论解决)

 三、研读赏析

 整体感知后,对文章内容有了基本了解,学生可合作探究,进一步深入理解赏析文章,品味语言准确生动的特色。

 学生深入研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赏析,教师提供示例。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出示以下句子,让学生还原到课文中,反复朗读,体会语言的妙处:

 (一)揣摩下列语句,说说划线的词语好在哪里。

 1.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老城”本是无情物,作者却说它们“睡着”,还能被春风“唤醒”,赋予老城以人的灵性,把这一个老城写活了。

 2.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着一“镶”字,就好像是山尖、小雪有意为之,而且好像是巧匠的妙手,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

 3.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两个“卧”字,与前边的“暖和安适地睡着”相照应,传神地画出了小村庄和小雪的神态,就好像它们都有灵性一样。

 4.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不忍得”三字将水人格化了。水是那样多情,为了水藻的绿,为了垂柳的倒影,到了冬天仍然“不忍得”冻上,仍然充满着春意。

 (二)精读“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一段,看看哪些地方写得好,说说理由,然后把这段文字背诵下来。

 这一题主要训练学生精读文章的能力,让他们自己发现美,理解美的所在。

 这一段写雪后的小山,有很多准确生动的语句。如“看吧”一语,好像把读者置身于作者的情境中,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又如不说树尖上落满了雪,而说“顶着一髻儿白花”,紧跟着又比作“日本看护妇”,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充满诗情画意。又如写薄雪“害羞”的情态,写露出“粉色”容颜的山腰,等等,突出了它们娇美的情态和小山秀丽的景色。

 (三)阅读全文,找出一些精彩语句,摘抄在笔记本上。

 这一题主要是积累语言材料,由学生自由完成。

 (四)组织学生交流学习成果,教师小结。

 四、拓展延伸

 1.组织学生进行比较阅读:通过和《春》的比较,小结归纳出景物描写的一般方法。

 2.想一想,为什么作者能描绘出这么精彩的画面,为什么语言能如此优美?体会在写法上与学过的课文《春》有什么相同之处?(学生交流、教师小结)

 归纳五点:

 a.细致观察

 b.抓住特征

 c.按顺序(不同角度)

 d.运用修辞

 e.情景交融

 五、作业布置

 1、课外阅读《白马湖之冬》,和本文进行比较鉴赏。

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济南的冬天》知识点

 一、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作家。曾被北京市人民授予“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他的作品很多,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茶馆》《龙须沟》等。

 二、故事背景

 老舍曾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与济南这座城市结下了深厚的情缘。他曾这样说:“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

 在济南这座朴实无华、文化底蕴深厚的老城里,老舍的性格与当地淳厚的民风十分契合,耿直豪爽的济南人更与他意气相投,于是他广交朋友,这里很快便成了他文学创作的一片沃土。本文是老舍先生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

 三、理解词语

 镶: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上或加在另一物体的周边。

 单单:指仅仅;唯独;从一般中突出个别的人或事物。

 安适:安闲舒适。

 响晴:晴朗无云。

 着落: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

 慈善:对人关怀而有同情心;仁慈而善良。

 肌肤:肌肉皮肤。

 秀气:言谈文雅,举止优美。

 宽敞:宽阔;宽大。

 贮蓄:储存,积聚,指储存的物品,把节约下来或暂时不用的钱存起来。多指存到银行里,或放在仓库里。也指积存的钱。

 空灵:灵活而无法捉摸。

 地毯:常由羊毛织成的一种重厚的机织或毡合织物,铺于地面。

 四、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第①段):总写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

 第二部分(第②一⑥段):具体写济南冬天的山水美景。

 五、问题解疑

 1.作者要写济南的冬天,开头为什么要写北平、伦敦和热带?

 第一段作者拿济南与北平、伦敦、热带作对比,突出济南的冬天无风声、无浓雾、无烈日,突出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并直接抒发赞美之情,赞誉济南是个“宝地”,为下文写济南的山、水、天作铺垫。

 2.“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这是个重要的过渡句,在总写了对济南冬天印象之后,转到下文对济南冬天山、水、天的描写。

 3.“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效果?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和意味,烘托出一种舒适温暖的优美意境,流露出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无限喜爱,表达出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赞美之情。

 4.作者主要运用什么顺序来写雪后的山景?这样写什么好处?

 作者在写景时,主要按从高到低,即山尖、山坡、山腰的空间顺序层层铺写,将雪的光、色、态一一展现出来,这就把一山之景写得层次清晰,色彩斑驳,富有动感。

 5.“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一句中的“卧”有何好处?

 两个“卧”字,表现出“安闲、舒适”的状态,既与前边的“暖和安适地睡着”相照应,又传神地写出了小村庄和小雪的姿态,就好像它们都有灵性一样,烘托出一种恬静安逸的气氛。

 6.“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这句话有什么表达效果?

 “水也不忍得冻上”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水写得脉脉含情;“在水里照个影儿”既说明垂柳爱美,也说明水钟爱垂柳,尊重垂柳像人一样爱美的心愿,所以“不忍得冻上”,这样,不仅写出了水清、柳美,还突出了济南冬天的无限生机和在冬天里孕育着的朦胧春意。

 7.最后一段写出了济南冬天的水有什么特点?

 ①暖: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儿热气。

 ②绿:作者极写绿萍之绿,水藻之绿,以衬托水之绿。

 ③清亮:作者通过写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以及澄清的水同蓝汪汪的天浑然一体,如同一块空灵的蓝水晶来表现水的清亮。

 六、课文主题

 文章紧紧围绕“温晴”这一特点,主要描绘了济南冬天的城、山、水、天,呈现给读者一幅山清水秀、天蓝地暖的动人冬景图,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寄寓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真挚的热爱之情。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济南的冬天》的教案及教学反思

 课改就需要我们不断动脑筋去探究,随时加以总结。下面是我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济南的冬天》教案,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会读会写“髻、镶、藻、贮”等生字。

 2.理解和运用“响晴、温晴、设若、贮蓄、空灵、澄清、清亮”等词语。

 3.积累文中优美的语句。

 能力目标

 1.理解分析文中描绘济南冬天美景的精妙,感悟景物描写中情与景的融合。

 2.理解作者用对比写法的作用。

 3.培养自读写景抒情散文的能力。

德育目标

 体会作者对济南、对祖国河山真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把握阅读写景抒情散文的方法。

 ●教学难点

 景物描述方法。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为一篇美文,语言朴实清新,作为感知,感悟文章内容与风的朗读形式是多样的,如配乐朗读、教师范读、学生齐读、散读。

 2.问题式教学法。教师依据教学目标 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在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严密思维、拓展想像。

 3.比较阅读法。通过与前一篇课文《春》的比较,进一步掌握写景散文的一般阅读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配乐朗读磁带、投影仪、投影胶片、打印好的《清泉赞》及习题设计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本节课在整体感知、理清文脉的基础上重点研读第3语段,鉴赏景物描述方法。

 [教学步骤 ]

 一、导语 设计

 同学们,在朱自清先生的《春》中欣赏了春天那一幅幅动人的春景图后,今天我们要步入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去领略冬日的景色。(板书文题)说起冬,尤其是北中国的寒冬,脑海中浮现的多是朔风怒号、冰封雪飘、天寒地栗的萧条画面。但在老舍先生的这篇文章中,不仅感受不到这些,反而使人感到暖暖的春意。那么,称为“宝地”济南的冬天确如作者诗情画意的渲染吗?就让我们在老舍的引领下一起去观赏济南冬天的水墨画,去体味浸蕴其间的浓郁情致,给出一个评判。

 二、老舍及其创作

 多媒体显示:

 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出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在五四中,开始用白话创作。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并进行文学创作。1929年离英回国,先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1946年赴美讲学。1949年应召回国。1966年8月因被迫害而不幸逝世,终年67岁。老舍一生著作丰富,长篇《骆驼祥子》和话剧《龙须沟》《茶馆》是其代表作。以描写城市人民生活著称,使用地道的北京口语,富有幽默感,作品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厚的生活情趣。

 三、解题

 《济南的冬天》是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所写的一篇情辞并茂的写景散文。题目明确交待了描写的地方和时令。

 关于济南的山和水:(多媒体课件显示画面背景音乐:《高山流水》)解说:

 在济南南面有著名的千佛山。千佛山古名历山,传说帝舜耕稼于此,又名舜耕山。隋开皇间因岩石镌佛,遍布山崖,遂称千佛山。层峦叠翠,形成济南的天然屏障。它们确实都是“小山”,千佛山的主峰也只有海拔285米。

 济南多泉水,素有“泉城”之称,所谓“家家听泉,户户插柳”。大致为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大泉群。趵突泉为济南“七十二名泉”之冠,泉水平地涌出,喷涌如沸,隆冬季节依然水雾缭绕,四周的亭台楼阁都罩上一层轻纱,宛若仙境。除泉水而外,还有大明湖也是出名的,清人刘凤诰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咏湖名句。

 四、整体感知、理清文脉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朗读,掌握字词。

 投影:

 (1)注音:

 济南(jǐ) 伦敦(dūn) 镶(xiāng) 水藻(zǎo) 贮蓄(zhù)

 发髻(jì) 澄清(chéng) 着落(zhuó) 看护(kān)

 (2)释义:

 响晴:(天空)晴朗无云。

 设若:若。

 贮蓄:存放、储藏。

 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

 3.听朗读录音,体味流畅朗读中的语气、语调传达出的文章内容与风。依阅读提示,思考:

 (1)济南冬天的独具一格的风貌是什么?

 (2)课文是从什么角度,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这一特点的?

 (3)文中老舍先生用中国山水画“以大观小”的构图取景方法,请分析作者顺着主线抓住哪些富有特征的景物来展示济南冬天的,如用淡雅的山水图定格,仿照《春》中画图的形式进行概括。

 组织小组讨论。教师点拨、明确:

 (1)济南冬天的“温晴”。

 (2)写“温晴”是从自身感受的角度来写的,用“曲折行文”的对比方式。北平、伦敦、济南是老舍生活之舟的三个主要停靠站,因此,他拥有评判对比的资格。通过和北平冬天多风、伦敦多雾、热带日光的毒和响亮(根据语境是指“晴朗得刺眼”)作对比,写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奇迹”“怪事”,突出它独有的“温晴”美景,赞赏它是个“宝地”。画面中“寒”与“暖”、“暗”与“明”、“热”与“温”的色调烘托出济南冬令阳光和煦、天朗地秀的总体形象。在结构上是全文的总起,为下文具体描述作铺垫。

 (3)顺着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这一主线,作者具体描述了冬天的山景和水色。用2、3、4三段文字写冬天的山景:先用拟人化的笔法烘托出一个“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给人以济南冬天的总体感觉,然后分写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和城外远山。第5段文字写冬天的水色,先写水藻之绿,以衬托水之清澈透明,又拓展想像,将天光、水色融为一体,描绘泉城鲜亮明丽的色彩,充满赞美之情。

 紧扣冬天的山景和水色,铺展出三幅画面:小山摇篮图、雪霁初晴图和空灵水晶图。

 文章绘山景,描水色,寓情于景,既表现济南冬天山水之美,又寄寓对祖国河山真挚的爱。

 4.表情朗读,品味济南暖冬慈善若娘亲,可爱似少女,清亮赛水晶的艺术形象。

 五、精彩语段研习,鉴赏景物描述方法

 1.齐声诵读第3语段,就如下内容品析研讨。请同学们自由选择进行答题。

 投影:

 (1)全段的中心句是:

 (2)全段的层次划分是:

 (3)全段写“小雪”之美妙,主要通过其他的景物来进行烘托,这些景物是:

 (4)文中的动词用得好,如:

 (5)文中的色彩词用得好,如:

 (6)文中是怎样化静为动的呢?

 (7)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8)你在对全段的朗读要求上有什么体会?

 明确:(1)最妙是下点小雪呀。

 (2)全段分为三层:小雪呀/看吧……粉色/就是……

 (3)矮松 山尖 草色 阳光

 (4)树尖用“顶”,山尖用“镶”,山坡用“穿”,山腰用“露”,几个字各得其所。

 (5)青黑,白,蓝,银,暗黄,微黄,粉色。

 (6)化静为动的主要技巧是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

 (7)主要是拟人,文中的三个“好像”,并不都表示比喻。

 (8)朗读中不仅要读好文中的描写部分,而且要读好首尾两句,其中的“最”“呀”“就”“吧”“太”是充分凝聚了作者情感的。

 2.济南的雪一点也没抹杀暖冬的光彩,反而把冬天的“温晴”越发显露了出来,请学生归结本段的写景特色。

 归纳:作者从色彩和变化两个角度描写了山上的矮松、黄草和薄雪等景色。“看护妇”是对雪后矮松秀美形态的比喻,借矮松写出雪的形态。“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肌肤”,这是雪色和草色相间的美景引人产生的联想。“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用拟人描绘了雪色娇美的情态。写山景依山上、山尖、山坡到山腰的空间顺序,有层次地把各个细部雪的光、色、态展现出来,让读者感受到的不仅是雪的外在美,而且是雪的情韵。画面色彩的鲜明悦目来自映衬的妙笔:矮松的青黑映衬一髻儿白花;以全白的山尖,映衬蓝天;以山坡上的一道儿白,映衬一道儿暗黄;以微黄的斜阳,映衬薄雪微微露出的粉色。

 3.吟咏体味第3语段。

 六、课堂练习

 阅读课文第4、5语段,完成下列题目。

 投影:

 1.第4段作者三笔两笔就勾画出一幅水墨画,它的特点是( )

 A.朦胧 B.淡雅 C.古朴 D.灵秀

 2.济南冬天水的特征是(多项选择)( )

 A.暖 B.绿 C.清 D.亮

 3.这两段文字表现了济南的冬天( )

 A.充满了绿意的特点 B.舒适、清亮、迷人、美丽的特点

 C.温晴的气候特点 D.景色优美,是少有的冬季游览胜地

 4.①“这是张小水墨画”②“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③“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④“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①暗喻 ②暗喻 ③明喻 ④明喻

 B.①明喻 ②明喻 ③暗喻 ④明喻

 C.①暗喻 ②暗喻 ③暗喻 ④明喻

 D.①暗喻 ②暗喻 ③借喻 ④明喻

 5.“就凭这些绿的精神”中的“绿的精神”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20个字)

 参考答案:

 1.B 2.ABCD 3.C 4.D

 5.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的奉献精神

 七、布置作业

 1.摘抄文中的精彩语句,积累语言材料。

 2.文章本是有情物,济南“慈善”的冬天让人备感亲切,得益于先生朴实亲切的文风,犹如与读者促膝谈心一般。找出文中能体现作者对济南冬天情真意挚的语句,如:“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既写出个人的独特感受,又显得语意恳切,为全文“一锤定音”。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体会文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对突出事物形神特点的作用,如揣摩喻体选用的精妙。与《春》在写法上的对比阅读。

 [教学步骤 ]

 一、检查作业

 体现老舍亲切文笔的语句举要:

 1.“请闭上眼睛想……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循循善诱,一点没有强加于人的语势。

 2.“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这是流露真情,惟恐读者不信的口气。

 3.“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以情动人,令人如同身临其境。

 4.“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由于对济南,对娇媚得似乎弱不胜衣的小山充满着热爱,这里简直是用一种祈求的口吻了。

 5.“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又是思索,又是猜测,又是同读者的商讨。

 6.“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最后步入俊秀深邃的意境,也没有忘记忠实的读者。

 二、揣摩优美语句,品析写景艺术,领悟思想感情

 1.默读全文,画出文中贴切且给人以美感的比喻、拟人句,并小组讨论、分析是如何写意情状、传达情韵的。

 在小组讨论交流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体味情景交融的诗意境界。对于修辞手法的辨析,用“替换法”即通过与改为一般表述的比较,看表达效果的不同。

 (投影显示)如:

 (1)组:甲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乙 这一圈小山围着济南,使济南在冬天也特别暖和。

 (2)组:甲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乙 快日落时,阳光斜射在山腰上,薄雪露出点粉色。

 (3)组:甲 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乙 天儿越晴,水藻越绿,水也不结冰,垂柳的长枝倒映在水中。

 教师点拨、明确:

 (1)组甲句中把老城四周的小山新巧地比作“小摇篮”,写出山景的小巧秀丽,又用拟人显出感人的脉脉温晴。躺在摇篮里承受母亲体贴入微的抚爱,那当然是最暖和不过的了,而况山们还“低声地”哼着摇篮曲,秀美的睡态再现了这个“理想境界”的温暖、舒适的特点。而乙句的直白叙述则传达不出寄寓的赞美深情。

 (2)组甲句把夕阳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拟为害羞的少女,突出了雪色的娇美和小山的秀丽,情态可掬,粉色羞容以微黄斜阳相映衬,色彩鲜艳悦目。比拟把本来没有生命的、静止的东西写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而乙句则少了那份美感。

 (3)人格化的水藻、水和垂柳楚楚可爱。用“不忍得”写水不仅有生命的质感,而且还有一副和善心肠,为了水藻的绿,为了垂柳的倒影,仍然充满着春意。虽没直接写天气暖和,却让人感受到了温暖,传神之妙是乙句用一“倒映”所不及的。

 2.训练联想能力,练习使用比喻、拟人句写形神。

 提示:文学需要联想,联想对于散文尤为重要,不仅联想丰富,而且贵在自然、取譬精当。给学生设定熟悉的情境,如落日、乡野清晨、海滨夏夜等,让学生抓住情境特征,展开丰富的联想,以优美传神的手法状景达意。

 3.语言朴实清新,娓娓道来,情恳辞切,除体现在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同时在遣词造句上还非常讲究,值得仔细玩味。

 思考:(1)“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去掉“声”字可以吗?为什么?

 (2)“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这里为什么用“卧”字?和文章什么地方相呼应?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1)不可以。“没有风声”并不是没有风,济南的冬天只是没有那种令人战栗的呼啸的北风而已,如果去掉“声”就说成了“没有风”,那是不切合实际情况的。

 (2)用“卧”字传神地写出了村庄和雪的情态,表达了一种安适平静的气氛,与文章基调相调谐,有一字传神之效。和前文“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相呼应。

 4.诵读全文。男女同学合读第1语段,男同学读绘写山景的2、3、4语段,女同学读写水色的第5语段。

 三、对比阅读

 思考:《济南的冬天》在写法上与朱自清先生的《春》有些什么相同的地方?你更喜欢哪一篇?说出理由。

 提示:两篇散文都通过几幅具体生动的画面来表现特征。《春》一文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等五幅画面,体现了春的“新、美、力”的特点。而《济南的冬天》同样运用比喻、拟人手法,描绘了阳光下的济南全景、雪后的小山、澄清的水等画图,表现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四、课堂练习(分发打印好的讲义资料)

 阅读《清泉赞》,完成下列题目。

 你大概不止一次地看见过从地下冒出的清泉,或者在如茵的绿草旁边淌着的流水吧?你有没有注意到,当它还是涓涓细流的时候,就表现了倔 ( )的意志和旺盛的生命力?人们为了拦一洼泉水,曾特意挖了一个小潭,潭口围着石块,潭边长上青草,还点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对于刚刚冒出地面的泉水来说,这未尝不是一个熟悉的、安逸的小天地。它蛮可以在这里留连 ( )徉,直到春花凋谢、秋草枯黄,让这些东西沉落潭底,变成 ( )滓,连同 。但是,不,涓滴之水,志在海洋。小水潭________不了它,小石块________不住它,小花草________了它。打了一个转身,滑下斜坡,它唱着歌,汩汩地向前流去。

 1.在文中括号里给加“△”的字注音。

 2.请将“吸引”“挽留”“阻拦”三个词语分别填入文段的空格中。

 3.文段中画线部分中的“这里”是指____________;“这些东西”是指__________。

 4.“它唱着歌,汩汩地向前流去”运用了_______________修辞方法,它在表达效果上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潭留不住泉水的原因是(用文段中原句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段中加粗的“冒”和“淌”能不能互换,为什么?

 7.文段借流向海洋的小水流歌颂了一种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的品格。

 8.这段文字描写的对象是什么?赞颂了它怎样的性格?你从中产生了怎样的联想?请简要回答。

 参考答案:

 1.jiàng cháng zhā hé

 2.挽留 阻拦 吸引

 3.小潭 潭边的青草、鲜花

 4.拟人 生动形象(作用意近即可)

 5.因为泉水具有倔强的意志和旺盛的生命力

 6.不能。“冒”是由下向上溢出,“淌”是由高向低漫流。(意近即可)

 7.勇往直前 志向远大(意近即可)

 8.泉水;倔强、进取;联想到那些不甘平庸寂寞、倔强进取的普通人。

教学总结

 反思本节课,有许多的不足之处一、课前导学案印刷不是太清,四个版面各漏印了一行。其他教师对我怀着一种期待,共有22位教师听课,这是听课史上最多的一次。

 二、导入语中用比喻写家乡冬天寒冷的特点,学生不会。我跳过去。原 7个题目用10分钟时间检测的,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不强,有的同学不看题目,直接从题目开始读书起,读书完再做题目。但对很有提纲作用信息丰富的课文提示语没有同学读书。我提示学生课文的范围。情况好了点。有些同学开始到黑板上写,前两个题目做的不错,特别是作者姓名与字的特点同学们挖掘的不错。

 三、第四个题目正在思维,我发现时间到了,就叫了停顿。教师开始示范朗读,学生结合题目进行重点内容的反复朗读。学生仍在找答案,没有人朗读。教师提示后,学生读了一会,教师让学生说又学会了什么,两个同学发言,效果还不错。解决了两个题目,有一个题目教师适当组织了点拨。

 四、在设计的几个交流环节,没有学生回答。由于时间关系,又匆匆进入了写作环节,教师有示范,学生也在写,但没有来得及交流,下课铃就响了。黑板上的内容没有核对,检测题目没有作完,写作的内容没有落实,这节课就结束了。留下了无尽的遗憾。但是看出学生对这节课还很很感兴趣的,他们接触到了与以前不一样和形式。按以前的想法,我可能会在结束之前发现学生做完了检测题目。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教材分析

1、《济南的冬天》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二篇课文。本单元课文都以描写四季景物为主,而且大多出自名家之手,具有许多共同的特点:意境优美、构思精巧、语言精美、情景交融、富有诗情画意。学习这些课文,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更能让学生受到美的薰陶,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美、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本文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济南冬天天气的温晴,又进一步从山和水具体描绘,抒发了自己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3、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作为写景抒情的散文,本文运用了丰富的写景方法和技巧,是同类作品中的典范,更是学生学习写景方法的最好范例;同时,文中优美的语言、美好的意境,都足以让学生获得不少的教益。

学情分析

1、学生认知发展分析:由于地域相距较远,学生对济南知之甚少,但结合我们当地的冬季景物,可以很好地理解本文内容。另外,学生活泼好动,善于思考探究,有利于课堂上的合作学习与互动交流。

2、学生认知障碍点:本文内容较易理解,对学生来说,比较困难的是:抓住事物特征多角度描绘景物的方法。

3、在教学过程中,我准备利用导学案让学生先进性自学,然后重点探讨重难点问题,最后再通过当堂检测题考察学生对知识的落实情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积累字词;积累文中优美的语句,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理解文中描绘济南冬天美景的精妙,感悟景物描写中情与景的融合;培养自读写景抒情散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揣摩、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学习运用各种修辞给文章增添文的方法;把握济南冬天的特点,学习由里到外、由山到水的写景顺序,学会抓住特征多角度描绘景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朗读感悟文章的图画美、情感美、音乐美;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家乡和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由里到外、由山到水的写景顺序,抓住事物特征多角度写景的方法。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写好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2017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仅供参考。

2017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一)

 我的信念

  一、学习目标

 ①理解课文内容。

 ②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

 ③品味平实而富于哲理的语言

  二、学习重难点

 ①梳理课文内容。

 ②归纳居里夫人的人格特点。

 ③品味平实且富于哲理的语言

三、课前准备

 ①预习课文,疏通文意。

 ②搜集居里夫人的有关资料。

 ③教师准备居里夫人的挂图。

四、自学设计

 1、导入

 同学们,说起居里夫人,我们大都知道她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推动了核科学的发展。但关于她的人格,也许我们知道的并不多。爱因斯坦曾说过:“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做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的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今天我们来学习居里夫人的自传体散文《我的信念》,或许对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2、范读课文

 3、疏通文意,品味语言,识记字词。

 4、梳理信息

 5、教师导学

 本文内容庞杂,头绪纷繁,重在梳理。教师应引导学生首先按顺序搜集、筛选信息,而后概括纲要,最后归纳整理。这样,举一纲而万目张,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①默读,搜集、筛选信息

 让学生独立默读、思考,试着让学生用四字短语归纳居里夫人的行为特点。

 讨论归纳:

 坚忍不拔 树立信心 执著勤奋 集中目标 献身科学 探讨真理 生活简单 重现 保持安宁 不图财富

 珍惜时间 追求自由 克制自己 热爱生活 沉醉 科学

 ②概括纲要,归纳整理

 全班讨论,将有关信息分门别类,从而分析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板书:

 探讨真理 保持安宁 集中目标

 思想理念{不图财富 环境需求{追求自由 工作态度{树立信心

 沉醉科学 珍惜时间 坚忍不拔 执著勤奋

 6、重点研读

 ①研读内容

 指导学生重点研读有关词语、句子、语段,品味平实而富于哲理的语言。教师应让学生自己找出相关内容,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方式,讨论解决。训练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考题备案:

 a.“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中的“某种力量”指什么?

 b.解释“在科学方面我们有对事业而不是对财富的兴趣”的含义。

 c.“我们都认为不能违背我们纯粹研究的观念”中“纯粹研究的观念”指什么?

 d.“人类需要讲究现实的人……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一句,“讲究现实的人”是什么人?“梦想家”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从哪一件事上可以看出作者就是这样的“梦想家”?

 e.“我的惟一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中的“奢望”可否改换成“希望”?为什么?

 f.“在他猝然长逝以后,我便学会了逆来顺受。”联系上下文,谈谈“逆来顺受”在句中的确切意思。

 g.为什么作者说,科学家也应当是“一个小孩儿”?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态?

 h.“我从没把这种权益视为理所应当”中的“这种权益”指什么?

 问题设置比较多,教师可根据需求取舍。

 ②品味语言

 a.教师指导学生体会、品味语言。理解这种朴素而平实的语言风格。不重文,而重写实,是传记类作品的特点。如果学生感到有难度,教师可引导学生与文学作品语言作比较,就容易理解了。

 b.找出课文中带有哲理性的句子,试着进行赏析。

 7、参考:

 ◆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

 ◆人类需要讲究现实的人……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

 ◆科学本身就具有伟大的美。

 ◆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

 8、教师小结

 读了这篇文章,就如同与伟人对话。我们深深地被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所打动。如果说我们过去没有生活目标,现在我们明确了人生;如果说我们过去一味贪图安逸,现在我们学会了艰苦;如果说我们过去只能依赖他人,现在我们懂得了奉献;如果说过去我们意志薄弱,现在我们拥有了信念。让我们在居里夫人的光辉照耀下,把自己的人生也献给人类的进步事业。

 9、作业

 ①完成“研讨与练习”。

 ②居里夫人放弃了镭的专利,却两次成为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对此,你怎么看?写成300字的小文章。

 10、信息反馈:

2017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二)

 《论语》十则

一、学习目标

 ①熟练背诵并正确翻译这篇课文。

 ②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对照反省自己

 ③积累文言词汇。

  二、学习重难点

 背诵、翻译、理解课文内容。

 三、课前准备

 ①搜集孔子及其《论语》的有关资料。

 ②预习课文。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①介绍孔子及其《论语》。

 ②朗读、背诵课文。

 ③研读前五段内容。

二、自学设计

 1、导入

 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历史,产生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它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而且对今天在全民族弘扬爱国主义思想,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仍有巨大的现实意义。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已成为世界文化宝藏的重要部分,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骄傲。

 《论语》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巨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人们所效法。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它的节选部分《〈论语〉十则》。

 2、板书课题。

 3、介绍孔子及其《论语》

 4、朗读课文

 ①范读

 教师朗读示范。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②全班齐读

 感知课文内容。多读几遍,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根据朗读的语气、语调和停顿等,理解句子的意思。

 ③正音、正字

 理解课文内容

 ①理解重点词语

 a.教师导学

 学习文言文,首先要掌握和积累一定量的文言词汇。文言文中的基本词汇大多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这好理解。但有些词,古今意义发生变化。如成语“走马观花”中的“走”是“跑”的意思,如果理解为“行走”,这个成语就讲不通了。再如“赴汤蹈火”中的“汤”是“热水”的意思。这些都与现代汉语完全不同。学习文言文要特别注意这些变义词。另外,一些文言虚词,如“之”、“乎”、“者”、“也”之类,意思比较宽泛,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它的意思可能不同。这就需要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

 b.自主、合作、探究

 先仔细读几遍,理解各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如果开始不理解懂,试着再读几遍。实在理解不了的,将问题提出来。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句子理解词义,根据词义理解句子。

 教师要求学生,自己理解了的,讲给同学、老师听听。不理解的,四人小组讨论讨论。实在不懂,请教老师。

 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学生能讲清的,教师再度明确。学生理解有困难的,教师要讲明白,讲透彻。

 重点掌握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包括全文中的重点词语):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吾日三省吾身。◆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见贤思齐焉。◆士不可以不弘毅。◆死而后已。◆知松柏之后凋也。◆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理解课文内容

 5、教师导学:

 关于课文翻译,教师可以根据情况,给学生讲解有关信、达、雅及直译、意译等常识,但要讲得浅显易懂。指导学生逐句翻译前五段。

 学生较为难以理解,须重点讲解的句子:

 a.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b.吾日三省吾身c.传不习乎?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巳诲女知之乎!

 朗读、背诵

 反复朗读,直到成诵。

 6、作业

 ① 背诵课文。②抄写、识记字词。③预习剩余部分内容。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①研读后五段内容。

 ②理解全文的思想意义

 ③概括成语、格言,积累语言。

二、自学设计

 1、检查作业

 ①背诵课文。 ②考查句子的翻译及其重点词语的解释。

 2、理解后五段内容

 按第一课时要求,逐句翻译剩余各段。

 教师须重点讲解的:①见贤思齐焉。②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③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④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概括思想内容

 指导学生将课文有关内容归纳到如下几点:

 ①学习方法 ②学习态度 ③思想修养

 归纳成语、格言

 提示: 温故知新 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三人行,必有我师 见贤思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学习体验

 ①学了这篇课文,你认为哪些内容使你收获最大?谈谈感想。

 ②与课文自相对照,谈谈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些,在哪些方面还有欠缺?应怎样改进?

 ③“温故而知新”对于指导我们的学习有什么重要意义?④透过表面文字,理解“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深刻含义。试着模仿这种写法,也写几句。

 5、教师小结

 《论语》的思想内容博大精深,我国古代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我们学的这一部分主要谈的是求知和修养问题。大家不仅要懂得它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联系实际,指导自己的言行。今后我们要多接触一点文言文,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继承祖国的文化,陶冶自己的情操。

 6、作业

 ①完成“研讨与练习”。

 ② 搜集《论语》中有关做人道理的简短的语录四条,读一读,背一背,想一想。

 三、信息反馈:

2017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三)

 春

  一、学习目标

 ①反复朗读,感知内容,体会美

 ②理清思路,揣摩词语,品味语言。

 ③联系实际,广泛阅读,开阔视野。

 二、学习重难点

 反复朗读,感知内容,揣摩词语,品味语言。

三、课前准备

 古今中外写春的`作品很多,课前布置

 学生去搜集关于春的诗文,以开阔视野,

 拓展思路,增加知识积累。

四、教学内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五、自学设计

 1、整体感悟

 ①导入新课

 (大屏幕出示春的六幅画面,打乱次序。)

 屏幕上这一幅幅的画面,让我们在美丽的春光中陶醉,为那洋溢的诗情所感染,为那盎然的生机所激动。春,会在我们的心灵中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春天是美丽的,当我们带着对美好景物的热爱、赞美之情的时候,我们思想的河流会跳动出充满对生命热爱的美妙无比的浪花;我们感情的波澜也会在秀美迤逦的景色的云海中起伏飘荡。朱自清先生在散文《春》中所描绘的景物就充盈着跃动的活力和生命的灵气。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春》,了解感知作者是怎样用心灵去感受春天的景物、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其中的。

 出示目标,板书课题。

 ②感知内容

 a.认知性朗读,读准字音,疏通字词,朗读中教师正音,学生圈点。

 b.感知性朗读,朗读时记住课文内容,并将大屏幕上的画面按课文内容的顺序重新排列,从而理清文中的思路。

 勾勒轮廓

 春草图?草报春

 春花图?花争春

 盼春?绘春{春风图?风唱春}?颂春

 春雨图?雨润春

 迎春图?人迎春

 2、研读与赏析

 朱自清先生将自己的感情融于景物中,在他的笔下,所有的景物?那小草,那春花,无不充盈着跃动的活力和生命的灵气,以至于也撩拨起我们的喜爱之情。

 ①潜心精读:

 [问题组]

 a.你喜欢朱自清先生描绘的哪一幅图画?

 b.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赏析好词好句)

 c、读一读,读出情。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体味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每组推举一人全班讨论发言。全班讨论回答,明确上述问题。

 “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一题,是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去感悟,可以是一个词用得好,可以是一句话写得形象、生动。

 [明确]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钻”字用得好,“钻”表现了生命力顽强,写出了春草而出的挤劲。“偷偷地”写出了不经意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这样写赋予小草以感情和意识,富有情趣,惹人喜爱。“偷偷地”要轻读,将“钻”换成“长”或“蹿”就平淡了,既没有了那种顽强的生命力,语言也不生动形象了。

 ◆“嫩嫩的,绿绿的”本该在“小草”的前面,为什么放在句末放在句末,单独从句子中拿出来,主要是为了强调,突出了小草嫩绿的特点,同时使句子生动活泼,富有生气。读时第一个字重读,后两字要轻。将“嫩嫩的,绿绿的”放回原来应在的位置,作比较朗读,体味其不同的效果。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抚摸是一种温暖、亲切、慈爱、幸春天是

 福,含有深情的感觉。

 ◆课文最后三段的三个比喻句,总写春天的新、美、力。春天是新的,她有旺盛的生命力;春天是美的,她活泼生动;春天是健壮的,她充满了力量。

 ◆“盼望着,盼望着”?期待春天的心情多么殷切。东风来了?报告春天的消息。春天的脚步近了?赋予春以人的动作,表现了作者殷切而又喜悦的心情。

 ◆春风是无形的,是难以描绘的。作者娴熟地从触觉、听觉、嗅觉的角度,把无形、无味、五色的春风写得有声有色,有情有感。

 学生还可以找出多处去理解、品味、鉴赏、朗读。

 3、[教师小结]

 在理清了文章的思路之后,同学们针对自己喜爱的图画,抓住重点的字词句,仔细品味、赏析,真正体味到了《春》一文准确生动、朴实鲜活、异常精美的语言。文章开头写盼春,以“脚步近了”始,以“领着我们上前去”终,起于拟人,终于拟人,体现了结构的美妙和严谨。作者用心灵去感受春天的景物,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其中,表现出作者向往春天、热爱生活、充满希望的真情实感,是不可多得的美文。让我们追随着作者的思路,感受作者的感情脉搏,调集起我们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去朗读全文。

 ②声情并茂地朗读,体会作品的意境、风格,读出对春天的由衷的赞美,可以小组展开朗读竞赛,学生可以互评。看画面朗读,背诵。

 3、体验与反思

 ①质疑交流

 阅读了本文,你的感受是什么?

 面对着这大好春色,你准备做些什么?

 你还有哪些问题没解决?

 学生讨论后,可以向老师质疑,可以向同学提问,以形成对文章的进一步学习与探讨。

 [明确]作者笔下的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如同一幅幅细致的工笔画,侧重描绘的是自然界之春;而迎春图则是集中笔墨描绘了人勤春早之春。作者像是一位丹青高手,通过细致观察,用心灵,通过含情的画笔,描绘了春天的各种景物,赋予各种景物以鲜明的感彩。结尾以三个形象的比喻,进一步揭示了春天有不可遏制的创造力和无限美好的希望。

 ②拓展延伸

 有人说:“春天是插花的能手”“春天是一位伟大的画家”“春天是个美丽活泼的仙子”……古今中外写春的作品很多,同学们可将自己搜集的关于春的诗文互相交流。

 4、[作业]

 《我看秋天》,仿照《春》写一篇文章,字数不限。

 整理所收集的关于春的诗文。

初中语文教案设计 以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为例的参考模板

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主备人: 课型:复习 课时:1课时

复习目标

1、回顾基础知识,深化理解所学课文。

2、掌握本单元的知识结构。

3、品位赏析文章中的精美语言,领悟深长意味的语句。

4、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的表达技巧。

5、方法:构建知识网络,梳理剖析主干知识;强化训练以实现理解,互动探究以寻求规律。

重点难点

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学习课文的表达技巧。

2、品位赏析语言,领悟课文的深长意味。

复习过程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一、提问,明确

1、作者简介及文学知识。

⑴、鲁迅生平简历:鲁迅(1881~1936),原名( ),浙江绍兴人,文学家、( )、( )。

⑵、《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鲁迅一部散文集,共收集10篇文章,大部分是( )和( )回忆。写这些文章时作者已经四十多岁。“朝花”比喻( ),“拾”是对往事的回忆,是一曲少年时代生活的恋歌。

(3)、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最著名的《城南旧事》。

(4)、安徒生是丹麦19世纪著名( )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他生于欧登塞城一个贫苦鞋匠家庭。安徒生的创作可分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童话多充满绮丽的幻想、乐观的精神,体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特点。代表作有《打火匣》、《小意达的花儿》、《拇指姑娘》、《海的女儿》、《野天鹅》、《 》等。中期童话,幻想成分减弱,现实成分相对增强。在鞭挞丑恶、歌颂善良中,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也流露了缺乏信心的忧郁情绪。代表作有《 》、《白雪皇后》、《影子》、《一滴水》、《母亲的故事》、《演木偶戏的人》等。晚期童话比中期更加面对现实,着力描写底层民众的悲苦命运,揭露社会生活的阴冷、黑暗和人间的不平。作品基调低沉。代表作有《柳树下的梦》、《她是一个废物》、《单身汉的睡帽》、《的贝儿》等。

(5)、普希金:普希金(1799-1837),( ) 诗人。生于莫斯科。被称为:俄罗斯近代文学( )。他使俄罗斯文学走上了现实主义的道路,进入了世界文学的先进行列。主要作品有长诗《叶普盖尼?奥涅金》等。

(6)、弗罗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1874~1963)( )诗人。1874年3月26日生于美国西部的旧金山。他11岁丧父,后随母亲迁居东北部的新英格兰。此后,他就与那块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弗罗斯特16岁开始写诗,20岁时正式发表第一首诗歌。他勤奋笔耕,一生出了10多本诗集,其中主要的有《波士顿以北》(1914),《山间》(1916),《新罕布什尔》(1923),《西流的小溪》(1928),《见证树》(1942)以及《林间空地》(1962)等。弗罗斯特的诗可分为两大类:抒情短诗和戏剧性较强的叙事诗,两者都脍炙人口。

(7)、王安石:王安石(1021—1086),字( ),晚号( )。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宋神宗时任宰相,依靠神宗实行变法,是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他的诗文颇有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散文雄健峭拔,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8)、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 )、( )和宋代的( )、( )、( ) (称为三苏)、( )、( )、( )(曾经拜过欧阳修为师)。(也有这种分为唐二家,宋六家)

教师活动二:结合课件检查

2、字词积累

(1)、注音

确凿( ) 菜畦( ) 斑蝥( ) 敛( ) 脑髓( ) 蝉蜕( ) 狗窦( ) 倜( )傥( ) 执拗( ) 攒( ) 宿儒( )

折( )断 肿胀( ) 叮嘱( ) 皱( )眉 骊( )歌 玉簪( )花 鸡毛掸( )子 气咻咻( ) 木屐( ) 简陋( ) 讪( )笑

弹( )壳( ) 嫉( )妒( ) 灯芯( ) 脖颈( ) 冰雹( )

篱( )笆( ) 瞬( )息 幽寂( ) 延绵( ) 荒草萋( )萋

(2)、解释加点的字:

世隶耕( ) 未尝识书具( ) 并自为其名( ) 指物作诗立就( )稍稍宾客其父( ) 或以钱币求之( )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不能称前时之闻( ) 泯然众人矣( ) 受之于天( ) 贤于材人远矣( ) 得为众人而已耶( )其诗以养父母( )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 父利其然也( ) 其受之天也( ) 如此其贤也( )忽啼求之( ) 借旁近与之( ) 传一乡秀才观之( ) 以钱币求之( ) 余闻之也久( ) 不能称前时之闻也( ) 受之天也(音节助词,协调音节, )环谒于邑人( ) 于舅家见之( ) 贤于材人远矣( )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

例:邑人奇之(对……感到惊奇)

宾客其父( )父利其然( )

伤仲永( ) 父异焉( )

(3)、解释词语

人迹罕至: 宿儒:

知交半零落:

闯练: 嫉妒:

骇人听闻: 向往:

萋萋: 伫立:

教师活动三:复习课文重要点

合作探究

1、如何理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部分的内容呢?

2、如何理解题目《爸爸的花儿落了》的含义?

3、分析文章《爸爸的花儿落了》叙事的手法。

4、丑小鸭两次离家出走,情况一样吗?

5、你觉得丑小鸭最终变成了白天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6、 普希金要求我们如何应对生活给我们的“欺骗”呢?

7、《未选择的路》一诗为什么把描写的重点放在那条“未选择的路”上呢?

8、你认为方仲永的前后变化可分为几个阶段?

9、、方仲永前后判若两人,你认为造成方仲永发生如此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蕴涵了什么道理?

教师活动 四、关键文段背诵

教师活动五:

完成《第一单元检测习题》即宁阳县统一试题

教学反思

初一上册语文《绿色蝈蝈》教案

以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为例,教学设计如下:

1、单元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反复朗读本单元课文,学会品味优美的语言。

(2)在整体感知内容大意的基础上,揣摩、欣赏精彩句段和词语。

(3)学习细致观察景物和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2、单元课时安排

《春》2课时

《济南冬天》2课时

《古代诗词四首》2课时

《雨的四季》 1课时

3、单元教学重点

《春》作为示例,指导学生学习在“反复诵读”中领略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济南的冬天》渗透学法指导, 强调学生阅读品味,重视自主探究,培养审美情感——细致观察,热爱自然。

《雨的四季》运用初步鉴赏的方法,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美、画面美,学习抓住景物特征的描写方法;

《古代诗歌四首》运用诵读的方法,让学生去感悟作者的感情,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4、单元教学难点

(1)学会揣摩品味文中生动的词语及句子。

(2)通过学习怎样教会学生细致地观察景物,并会抓住景物的特点去描写,丰富学生的情感,能够顺畅写简单的写景抒情的文章。

5、单元教学方法

诵读——欣赏——领悟——品味语言四步法。

6、单元教学过程

(1)快速浏览本单元相关阅读篇章,勾画重点生动词语及重点句段,做到心中有数。

(2)快速浏览单元重难点及本单元写作训练目标,揣摩观察和描写身边的景物的方法。

(3)预习第一课春。

7、作业

(1)诵读《春》。

(2)查阅资料了解作者朱自清相关情况。

(3)查阅资料搜集整理相关描写春诗句5条。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初一上册语文《绿色蝈蝈》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初一上册语文《绿色蝈蝈》教案1

  教学内容

 《绿色蝈蝈》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一篇科学观察随笔。文章把绿色蝈蝈放在大自然的环境中介绍,介绍了它的外表特征、生活习性。阅读本文,不但可以掌握科学知识,而且可以体味到浓厚的文学色彩,从中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更好地理解、体味说明文的情趣。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速读课文,能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内容。

 能力目标“体味文中的美词佳句,感受文艺性说明文语言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阅读文章、概述内容的能力,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 扫除字词障碍,整体感知概括文章内容。

  教学时间: 2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可阅读有关法布尔的传略及法布尔写的《昆虫记》,并制作相应的课件,制作有关昆虫特别是蝈蝈的外形,给学生以直观的形象理解。学生注意本课的语言积累,并注意观察,准备向同学介绍自己最熟悉的一种小动物。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语设计

 学生猜谜:(课件展示)谜一:

 天热爬上树梢,总爱大喊大叫,明明啥也不懂,偏说知道知道。

 (蝉)

 谜二:

 绿袍元帅青头将,封王赐爵不关饷。相逢总爱比高低,武功不如嗓门亮。

 (蝈蝈)

 大家说说,你是根据什么把谜底给猜出来的呢?(引导得出结论:根据谜语中讲的特点以及自己平时的观察)对,介绍事物,必须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说明。今天,我们来学习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一篇科学观察随笔——《绿色蝈蝈》,看看他是如何发现蝈蝈特点的,他又是如何来介绍蝈蝈这些特点的。

 2、板书课题:绿色蝈蝈(法)法布尔

 3、观察蝈蝈。

 4、提问:谁愿意把自己搜集到的关于作者法布尔的情况和大家进行交流?学生简介作者,教师补充。

 亨利.法布尔(1823—1915)法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法布尔是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他穷毕生之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著成了《昆虫记》这部昆虫学巨著。《昆虫记》是法布尔以毕生的时间与精力,详细观察了昆虫的生活和为生活以及繁衍种族所进行的斗争,然后以其观察所得记入详细确切的笔记,最后编写成书。法布尔以生花妙笔写成《昆虫记》,誉满全球,这部巨著在法国自然科学史与文学史上都有它的地位,这部巨著所表述的是昆虫为生存而斗争所表现的妙不可言的、惊人的灵性。《昆虫记》十大册,每册包含若干章,每章详细、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甲虫、蟋蟀等等。法布尔以生花妙笔写成《昆虫记》,誉满全球,这部巨著在法国自然科学史与文学史上都有它的地位——《昆虫记》作者被当时法国与国际学术界誉为“动物心理学的创导人”。文学界尊称他为“昆虫世界的维吉尔”《昆虫记》被译成许多种文字出版。他被誉为“昆虫诗人”,我国也翻译出版了他的大量作品。

 5、检查预习:课后生字词。

 扰乱哀鸣哀号喧嚣沉寂

 (mì)(cuàn)(jiéluè)(kù)(gōu)(yīnyǎ)(fēn)(zhōng)(wōjǜ)(zhuó)

 静谧篡夺劫掠酷爱弱肉强食篝火喑哑气氛螽斯莴苣啄(qián)(shǔn)(huì)(kuī)(tú)(tu)钳子吮取喙盔甲屠夫唾液

  二、整体感知

 1、精读文段,走近绿色蝈蝈。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思考:快速阅读全文,找找看:文章介绍了蝈蝈哪些方面的特点?(声音特征、外表特征、习性)

 2、绿色蝈蝈外表有哪些特征?绿色蝈蝈有哪些习性?作者主要写了哪个方面的习性?

 (外表特征——“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习性写了蝈蝈的叫声和食性。)教师明确速读方法:找中心句,抓关键词。

 板书:特征:漂亮、嫩绿、苗条、匀称

 习性:叫声---柔和,食性---蝉

  三、小结:

 蝈蝈的生活习性------声音、食性、共居情况。

  四、课堂练习:

 1、根据拼音写汉字。

 更胜一chóu()静mì()喧xiāo()lvè()夺夜色cāng()máng()

 2、请将横线处的文字替换成成语。

 a.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吃掉处四周的绿叶丛中,蝈蝈在窃窃自语。()

 b、异常有力而又高又大的东西常常成了绿色蝈蝈进攻的目标。()

 c、蝉则惊慌、害怕得不知如何是好地飞起逃窜。()

 d、它们对这道菜吃得特别有兴趣。()

  五、作业:

 1、抄写本课字词。

 2、熟读本文。

  第二课时

 一、合作探究:

 找到文中你认为优美的语句,并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

 明确:用拟人手法写蝈蝈,流露出浓厚炽热的喜爱之情。

 2、“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

 明确:用优美的语言刻画出蝈蝈可爱的样子。

 3、“关于食物,我遇到了喂养螽斯时同样的麻烦。”

 明确:“麻烦”一词表现出作者对蝈蝈悉心照料不怕麻烦的态度。带有明显的感彩,亲切自然。

 4、“它用喙尖抓抓脚底,用沾着唾液的爪擦擦脸和眼睛,然后闭着双眼或者躺在沙上消化食物。”

 明确:“我用蝉来喂养它们。它们对这道菜吃得津津有味。”

  二、品味语言

 ①找出作者在文中对蝈蝈的不同称呼。

 ②作者在什么情况下用这些称呼?

 狂热的者

 夜晚的艺术家、歌手

 进攻者

 我笼里的囚犯

 蝉的屠夫

 蝈蝈称呼的变化:

 夜间捕蝉的蝈蝈——狂热的者

 入夜鸣唱的蝈蝈——夜晚的艺术家

 入笼喂养的蝈蝈——我笼里的囚犯

 饱餐蝉肉的蝈蝈——蝉的屠夫

 作用:

 运用拟人的手法使文章更生动,描写更形象,给人深刻的印象。作者不断变换称呼,使行文更生动,描写更形象,给人深刻的印象,更能表达

 对蝈蝈的喜爱之情。

  三、主题:

 这篇科学小品文,妙趣横生。作者观察细致,文笔细腻生动,文中的蝈蝈活灵活现,令人喜爱。从中我们体会到作者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对自然的陶醉与痴迷。

  四、小结:

 在这篇文章中,法布尔通过自己详尽的观察,用生动活泼的文字给我们介绍了蝈蝈这种可爱的昆虫。

 介绍了它的一些习性,如叫声、食物习性。详写了食物习性,对蝈蝈的叫声进行了略写。教会了我们这种昆虫的一些自然科学知识。

 如同学们对蝈蝈感兴趣,还可以到图书馆或上网查找关于蝈蝈的资料。

  五、课文拓展:

 如果你也要写一篇关于动物的说明文,你会怎么写呢?根据前面所学的文章,试着自己写一篇有关你最喜欢的动物的文章。

  六、作业:

 1、完成《练习册》和《学案》上的相关习题。

 2、预习第24课。

  七、板书设计:

 蝈蝈——蝉(叫声)

 对比蝈蝈——鹰(捕食)突出特征

 蝈蝈——螳螂(食性)

 “窃窃私语”、“津津有味”

 拟人“身材优美、苗条匀称”形象生动

 “酷爱甜食”、“宽容”、“妒忌”

  八、教学反思: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是“人与自然”主题的第二单元,编写的五篇课文主要反映的是人类对自然世界进行科学探索的内容。对本单元的教学,我们希望实现以下目标:情感和态度目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知识和能力目标——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提高学生阅读现代科技文的能力和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过程和方法目标——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大意;在探究活动过程中获得一些搜集资料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在教学中要注意几个方面:注意兼顾三个维度,渗透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淡化文体,强调综合,以培养阅读能力和研究能力为主;注意结合自己所处的地域灵活处理课文内容;多以讨论课或探究课的方式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课外语文实践(包括阅读),开展科学活动;加强语言积累,让学生每人备一本“摘抄本”,摘抄有关优美词句。本文出自法国的著名的昆虫学家、作家法布尔的巨著《昆虫记》,可谓名家名篇。教学本文,可通过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学习法布尔的探索精神和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本文是一篇观察随笔,又是一篇优美散文,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高度结合,描写生动,语言优美,拟人手法的运用,加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这一点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复习巩固,并在实践中运用。可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昆虫记》中的其他作品。作为七年级学生初次接触的`科技小品文,对学生增强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方法、领悟科学精神有着很强的教育作用。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虽是一篇介绍蝈蝈的科普文章,却不显丝毫的机械呆板。文章既有对昆虫形象地描绘,又有个人情感的流露。这种写作形式在以前的课文中从未有过,如何让学生正确的感悟呢?唯有让他们走进书中,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因此,在执教《绿色蝈蝈》时,我十分重视学生的自读自悟,体验文本的语言特色。一上课,我就引导学生直面文本,与文本亲密接触,使学生充分了解蝈蝈习性的同时,要求学生结合文中语句充分感受其生动传神的语言特点,然后再次研读课文。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引导学生在欣赏、品悟课文语言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并在交流中体现了语文的表达特点,不是片言只语,零敲碎打,而是活用课文的语言进行大段语言铺陈叙述,从而实现课文语言向学生自身语言的内化。在语文学习中关注学生的感悟的这过程中,既训练了学生语感,又培养了语文素养。

初一上册语文《绿色蝈蝈》教案2

  一、资料链接

 1.走近作者

 法布尔,法国著名昆虫学家。1823年12月22日,出生于法国南部阿韦龙省圣雪翁村一户农民家中。四岁左右,因家庭贫困被送到祖母家生活,从此迷上了大自然中的花草虫鱼。七岁回到父母身边开始上学。求学期间,法布尔家为生计所迫,几度迁居,少年法布尔也不得不出门做工谋生,致使中学无法正常读下来。他靠自学考取了沃克吕兹省阿维尼翁市的师范学校,毕业后做了二十几年的中学教师。他一面做教师一面利用业余时间做动植物观察记录。31岁时凭两篇优秀论文获得博士学位。1875年开始写作《昆虫的故事》第一卷,到1910年,他年过86岁时,第十卷问世。

 2.了解《昆虫的故事》

 本文选自《昆虫的故事》。是一部严谨的科学著作,但不故作深刻。他并不局限于仅仅真实记录下昆虫的生活,而是以人性观对照虫性,并以虫性反映社会人性。更重要的是整部作品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充满了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使这部描写微小的昆虫的书成为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鸿篇巨著。

  二、整体感知

 1.利用注释或工具书,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

 扰乱( ) ( ) 哀号( ) 喧嚣( ) 喑哑( )

 莴苣( ) 静谧( ) 篡夺( ) 劫掠( ) 酷爱( )

 妒忌( ) 窸窣作响( ) 吮取( ) 惊慌失措( )

 津津有味( ) 毫不犹豫( ) 喙( ) 篝火( )

 螽斯( ) 窃窃私语( ) 更胜一筹( ) 嗉( ) 囊( )

 2.根据语境解释下列词语。

 (1)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

 更胜一筹:

 (2)它们对这道菜吃得津津有味。

 津津有味:

 (3)人们却让蝉篡夺了你的名声!

 篡夺:

 3.本文主要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呢?

 思路提示:像《绿色蝈蝈》这类介绍昆虫或动物活动的文章,通常会写哪些内容呢?一般情况下会从(1)形态特征 (2)生活习性——吃、住、行、鸣叫、劳动、婚恋、繁衍、死亡等、(3)种类及分布等方面来写。

  三、探究赏析

 (一)深入理解

 1.文章是怎样引出本文的“主人公”蝈蝈的?

 2.细读文章第3段,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表现绿色蝈蝈的声音这种无影无形的东西呢?

 3.细读第5段,作者是如何将蝈蝈的捕食特点写的惟妙惟肖?试举例说明。

 4.文章写蝈蝈的食性这几个段落中,作者极写其残忍贪婪,与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是否不相吻合?

 (二)语言品味

 作者将绿色蝈蝈写得有声有色、有情感有性格,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对蝈蝈的喜爱之情,是由于善于描写,并运用拟人、比喻等手法。请仔细阅读后,画出文中富有表现力的句子,说一说它抓住了蝈蝈的什么特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示例:蝈蝈在窃窃私语。那像是滑轮的响声,很不引人注意,又像是干皱的薄膜隐隐约约地窸窣作响。

 作者用比喻、拟人的手法,让我们真切地感受见到蝈蝈声音的独具韵味。

  四、积累迁移

 1.选择一种动物,仿照下面的句子,对其进行描写。

 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

 仿写:

 2.本文选自法布尔的《昆虫的故事》,它被称为“科学与诗的完美结合”。你怎样看呢?学习本文后,谈谈本文有哪些写作经验可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