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祭祖邀请函

2.嵩市镇的人文历史

3.丛姓的文登丛氏大宗祠

宗祠重建功德碑范文_修缮祠堂功德碑序言

漳州(含各县)有涉及历史文化的地方如下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平和文物遗产

曹岩寺:曹岩寺遗址 [平和县文峰镇前埔东2公里 唐代 县文物保护单位]

寺于宝历三年(827)始建,清末毁。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现可见三进殿堂基址,第二进面阔32米。

赤草埔陶窑遗址:赤草埔陶窑址 [平和县九峰镇 明代 县文物保护单位]

山兜窑址:山兜瓷窑址 [平和县文峰镇 明代 县文物保护单位]

九昆船山遗址:九昆船山遗址 [平和县南胜镇龙心村北1.5公里 青铜时代 县文物保护单位]

瓦窑岗遗址:瓦窑岗遗址 [平和县长乐乡联三村西北500米 青铜时代 县文物保护单位]

牛头城遗址:牛头城址 [平和县小溪镇县党校内 明代 县文物保护单位]

现存城墙残长23米,高4米,宽1.5米。城门门额上有一青石匾,刻“尊畴拱极”。两侧各刻张渊源诗句:“元世来作避秦人,祖居云雯成故迹。明时得逢建武日,旧居*42溪肇新营”。

官峰窑:官峰瓷窑址 [平和县霞寨镇 清代 县文物保护单位]

崇福堂:又名罗寨庵,在平和九峰复兴村。祀晋谢安、谢玄。

东门头牌楼:位于平和九峰东门城隍庙口。明隆庆元年(1567年)为表南京东城兵马指挥司曾璋之父曾宗龄、母张氏的功德而立。

贞烈坊:位于平和九峰下北村顶仓东向。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为儒士杨旺未婚妻廖心娘立。

榜眼府:在平和霞寨钟腾村。系清乾隆武榜眼黄国梁宗祠府宅。

黄梧宗祠:在平和国强霄岭村。为黄氏宗祠,清康熙五年(1666年)黄梧建。

厥宁寨:又名丰作厥宁寨,俗称,寨仔。在平和芦海芦峰村。乃由圆楼与楼包组成的,平面呈五大圆圈、总直径100多米的生土民居建筑。建于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

林氏大宗:林氏大宗祠 [平和县五寨乡埔坪村 清代 县文物保护单位]

俗称林氏家庙,是辛亥革命“护法运动”闽南军司令林祖密的宗祠。清顺治年间(1644-1661)建。

吴凤宗祠:吴凤宗祠 [平和县大溪镇壶嗣村 清代 县文物保护单位]

追来堂:杨厝追来堂 [平和县九峰镇杨厝坪 清代 县文物保护单位]

杨氏宗祠。清康熙年间(1662-1722)建,历朝有重修。

威惠庙:威惠庙 [平和县九峰镇东门外城东村 明、清 县文物保护单位]

宋建炎四年(1127)始建。祀陈圣王(陈元光)。庙占地面积474平方米。建筑分两组,以南北座向相对而成。始建开基庙,坐北向南,前殿已毁,现存建筑面积120方,土木结构,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分前门,厢房,正堂。正堂为歇山顶。空间开阔明敞。枋、斗拱朴素无华。出昂头,均保存宋元风格。

高隐寺:高隐寺 [平和县大溪镇赤安村高隐自然村 明、清 县文物保护单位]

明中期始建。祀观音。寺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坐西北向东南。分前门,走廊,佛堂。主建两侧为厢房。前门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悬山顶,祀弥陀。走廊硬山顶。佛堂依山而建,双层阁楼,穿斗式木构架,悬山顶。走廊左侧立康熙甲寅年(1674)碑1通。

何氏节孝坊:何氏节孝坊 [平和县坂仔镇东古洋村 清代 县文物保护单位]

清乾隆二十一年(1757),为旌表员生遗孀何氏守节育儿而建。

大宗(包括义祠):大宗 [平和县九峰镇城东村县后山 明、清 县文物保护单位]

朱氏宗祠。明正德年间(1505-1507)始建

曾氏家庙:曾氏家庙 [平和县九峰镇平和二中大门左侧 清代 县文物保护单位]

明万历元年(1573)始建,历代重修

中湖宗祠:中湖宗祠 [平和县九峰镇大洋坡 明、清 县文物保护单位]

明弘治五年(1492)始建

碧水岩:碧水岩 [平和县芦溪镇东200米路口 清代 县文物保护单位]

土地革命时期,红四团以此为驻地和活动地点。

蔡氏大宗:蔡氏宗祠 [平和县小溪镇坑里村 清代 县文物保护单位]

济阳堂:济阳堂(家庙) [平和县大溪镇江寨村 清代 县文物保护单位]

心田宫(包括赖氏家庙):心田宫 [平和县坂仔镇心田村 清代 县文物保护单位]

赖氏家庙 [心田宫东南向100米清代]

新寨庙:新寨庙 [平和县霞寨镇建筑村城自然村 清代 县文物保护单位]

庄氏大宗:庄氏宗祠 [平和县五寨乡中溪村 清代 县文物保护单位]

总兵府(及诰封亭):总兵府 [平和县大溪镇店前村 清代 县文物保护单位]

陈升家庙

距庙西北向200米圩内,有“诰封亭”,六角。砖石结构。亭内立碑6通,记述康熙十三年(1674),陈升随康亲王率兵进台湾平定三藩乱的功绩。

“卧龙洞”等摩崖石刻:卧龙洞摩崖石刻 [平和县文峰镇黄井村三平寺外古道下 宋代 县文物保护单位]

管埔山摩崖石刻:管埔山摩崖石刻 [平和县文峰镇前埔村 宋代 县文物保护单位]

于路口山石上,刻有楷书“小龙湫”三字,字径0.33米。落款炎“微垒居士”,字径0.07米。据林氏族谱记“微垒居士”为南宋一不知姓名的隐士之号。

树坑村摩崖石刻:树坑村摩崖石刻 [平和县文峰镇树坑村东南200米的山崖上 宋代 县文物保护单位]

竖刻行书:“望瀑”,每字高0.32米,宽0.18米。落款刻:“汝州”,每字约0.08米。据林氏族谱记述,系南宋隐士“微垒居士”所书。

水口摩崖石刻“漳南佛国” :水口摩崖石刻 [平和县文峰镇黄井村后溪水口 宋代 县文物保护单位]

巨石上刻楷书“漳南佛国,龙泉胜境,南无阿弥陀佛”字径1米多。

方头墩摩崖石刻:方头墩摩崖石刻 [平和县长乐乡乐北下村方头墩水口道内向 明代 县文物保护单位]

公园石雕:石雕 [平和县小溪镇中山公园内 明代 县文物保护单位]

记俞大猷摩崖石刻:俞大猷记事题刻 [平和县九峰镇塔山六角亭后50米 明代 县文物保护单位]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石刻,字幅高5米、宽3米。全文“明嘉靖四十一年壬戍孟夏拾捌日,漳浦道佥事全制都督俞大猷,都师谢敕,帅师由此进征饶平逆贼张琏等,首从就擒戳,次月尽班师”。记述俞大猷、谢敕征讨并擒获张琏的史实。

平和县鼎建王文成祠碑:原在平和九峰水轮机厂,祠己圮,一方明代石碑,现由平和博物馆收藏。碑长2、62米、宽1、01米、厚0、12米,为明翰林院编修、国史实录文林郎黄道周撰拜书,碑记王文成(王守仁)先生建置平和县的经过及颂王文成的功德。

水尾潭摩崖石刻:水尾潭摩崖石刻 [平和县长乐乡秀峰村 明代 县文物保护单位]

刻于明成化十三年(1477)。在水尾潭一块约1平方米的崖石上。行楷共18字。为“军还军,民还民。成化丁酉年正月二日家齐示”。每字0.1米见方。字迹清晰,书者不详。

后溪村口东岸界牌、摩崖石刻:后溪村摩崖石刻 [平和县文峰镇黄井村后溪东1公里处 清代 县文物保护单位]

上坪乡农民协会旧址:上坪农民协会旧址 [平和县九峰镇积垒村一坪 1926年 县文物保护单位]

1926年,党员朱积垒在此开展革命活动,建立党组织,成立了平和县第一个农民协会。

旧址上坪村朱氏宗祠,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坐东北向西南,砖木结构。墙上保存有农民协会书写的“二五减租”、“士兵不打士兵”等标语。

红三团团部遗址:红三团旧址 [平和县国强乡院内 1936年 县文物保护单位]

1936年11月,红三团闽和南特委在此召开过六次重要会议,讨论有关“国共合作、共同抗日”和红三团赴漳浦县整编等事宜。

旧址陈氏宗祠,元至元六年(1340)始建,占地面积150平方米,坐北向南。现存仅正厅,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抬梁式木构架,悬山顶。

红三团北上集中处:红三团北上抗日集结地 [平和县小溪镇中山公园 1938年 县文物保护单位]

1938年2月,闽南各路抗日武装在此集结、整编为新四军第四团,北上抗日。集结地为平和县中山公园,占地面积600平方米。

特委机关:县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五寨乡东南方红仔山,红仔山亦称“红军洞”,1932年邓子恢受中央委派在此组建“闽南”特委,也是中国工农红军三团主要驻地。

焦山窑:县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胜镇东向15公里欧寮村,

三坪寺院: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平和县文峰镇三平村,始建于唐咸通七年(公元866年),由禅宗高僧杨义中创建。由山门、钟鼓楼、大雄宝殿、塔殿组成,重檐歇山顶。现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300平方米。

三平寺附属文物众多,碑刻有明代著名书法家李宓重刻的唐王讽撰文之《三平广济大师行录》碑,以及清康熙一等海澄公黄梧、清乾隆朝宰相蔡新等名人贤士的重修碑刻等。

三平寺作为我国东南沿海著名的佛寺建筑,其影响力远远超越国界。现在海外供奉三平祖师的寺庙已近百处,遍布海外华人聚居地,仅台湾宝岛就达20多处,是联结海外侨民情感的重要纽带。

三平寺还是我国新民主革命时期的重要革命根据地之一。1935年7月1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团和第九团会师三平院,成立苏维埃,建立闽南特委,使三平寺成为当时闽西南革命的中心。

慈惠宫:县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平和县山格镇山格村米市街,始建明晚期,历清、民国及1992年重修。原供奉南海观音,嘉靖后,为悼念明末民族英雄戚继光,于正殿右侧设戚及部将神位。建筑总面积近1800平方米,坐北朝南,为石、砖、木结构。前进为重檐歇山式屋顶,屋脊装饰繁丽,显出较高工艺水平。后进为单檐悬山式屋顶,屋顶脊贴式瓷构件。主体建筑主体建筑由前厅(拜亭)、回廊、正殿组成。明间正殿悬挂明末著名书法家黄道周题咏“白云深处”匾额。

琯溪大庙:县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平和县小溪镇民政八一服务社后,始建明末清初,座向西北。供奉陈元光。庙前门及走廊已毁,现存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面积150平方米。建筑结构为抬梁式硬山顶。

侯山宫(侯山玉壁等石刻) :县文物保护单位。

萃文堂:县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平和县九峰镇水门巷,始建于明嘉靖丁酉年(1537),清各朝重修

八卦井:县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平和县九峰镇黄田村碧楼前,据传,,该井始建于明代。井呈八角形,无井圈,外沿宽4米,井口宽1.95米,深3米。井壁底部为基石,上部为鹅卵石所砌;井面用精细花岗岩条石,以八卦图格局铺砌,八卦井原用高1米条石,环竖一周作为护栏,供取水人搁置扁担或杂物。今井沿条石上面尚遗存护栏方形、圆形石孔和部分雕刻。该井泉水旺盛,大旱不枯,清爽甘甜,是黄田村族人主要饮用水之源。(据族人说,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八月,八卦井泉水突然猛溢,水漫井面,维持一天,隔天发生大地震,时县城东墙震塌十多丈(查:与史实吻合)。族人称奇,敬为神井。

林氏宗祠:县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平和县安厚镇龙头村。始建于明嘉靖乙未年(1535)。

松溪岩:县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平和县霞寨镇彭林村,始建嘉靖十九年(1540),庙座向东南,清各朝均有重修,保存完好。祀观音菩萨。建筑面积180平方米,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依次为前门楼、天井、两侧为厢殿,砖木结构,抬梁式硬山顶。正殿明间尚保存一对明嘉靖十九年梭形石柱,庙前右侧一巨石完好保存唐代陈元光平闽时,曾于此岩扎防,石上刻“扎营地——松溪慈恩”“唐总章二年”(公元669年),字迹清晰可见,具有较高的历史文物价值。

惜纸塔及白石庵:县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九峰镇平和县东门白石岩,始建明正德十四年(1519),现存为光绪己未年(1895)重建,青砖砌叠而成,呈六角形制七层空心砖塔。平和文庙落成后,为焚烧科举乡试废弃文章字纸,特选县衙东北白石岩,建此砖塔,体现“尊孔重儒”“惜字如金”。

白石庵为惜纸塔附属文物,位于惜纸塔东北向200米白石岩下,坐北朝南,面阔三间,进深三米,平面呈长方形,并排开列,为人字架七檩穿斗式结构。梁架简朴无华,供奉南海观音,风景优美,是旅游、避暑好胜地。

孝经堂(福田家庙):县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平和县九峰镇福田村溪背自然村,始建明末清初(——1644年),历康熙、嘉庆重修,砖木结构。

孝思堂:县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平和县崎岭乡诗坑村,始建清初(1644-1661),砖木结构,面阔三间,建筑面积400平方米。布局依次为前门厅、天井、两侧卷棚走廊、正堂布局。抬梁式歇山顶,木作梁架用材硕大,瓜拱木雕精美,整座建筑保存完好。门前一对“喜鹊荷花”抱鼓精细石刻及堂内完好的梭形柱,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

衍庆楼:县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平和县九峰镇黄田村下楼,建于清乾隆,属圆形生土楼,外墙生土,内为青砖的土木结构,楼高三层。八开间,二进单元式。直径23米,面积615平方米。各单元均三进结构,以前门、天井、厅堂组成,具有较强的私密性和家庭性。在各单元二、三层朝内院的窗外,挑出窄小的走廊,户户相连。既利于各户的凉晒,亦可作为内廊环全楼各单元走动。衍庆楼小巧玲珑,保存完整,对研究福建土楼有较高的文化历史价值。

万宝山贝丘遗址: 万宝山遗址 [龙海市榜山镇新石器时代、西汉。市文物保护单位]

1986年发现。遗址面积约250平方米,断面上有贝壳堆积及少量的石器,陶器残件。集有石锛、石斧、石凿、石戈和夹砂灰陶片、夹砂红陶片等。陶片纹饰有方格纹、绳纹、曲折纹、叶脉纹等,可辨器形有豆、罐。西汉遗物有乳丁纹板瓦等。

枕头山古遗址: 枕头山遗址 [龙海市九湖镇青铜时代 市文物保护单位]

1986年发现。遗址面积约1.5万平方米。清理出墓1座。出土和集有石戈、锛石、石凿、石斧、石铲、石矛、石镞,网坠和夹砂灰陶片、灰硬陶片、釉陶片等。陶片纹饰有竖篮纹、斜方格纹、绳纹、乳钉纹、弦纹等,可辨器形有大口尊、圈足尊、豆、平底罐、高领罐、浅盘、盆等。

月港遗址: 月港遗址 [龙海市海澄镇豆巷村 明代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此处原为龙溪县八都、九都地界,明嘉靖四十五年(1567)在此设置海澄县。因外通海潮、内接山涧、其形如偃月,故名月港。景泰四年(1453)月港贸易兴起,逐渐发展成为中国东南沿海对外交通贸易中心。现尚存码头七处。

白云岩: 位于龙海颜厝洪坂村东南的白云山北面,系唐虔诚禅师卓锡处。这里依山递高存有三座古建筑:前为百草亭,乃南宋末年为纪念朱熹而建

浒茂东门城堡: 浒茂东门城堡遗址 [龙海市紫泥镇城内村 明代 市文物保护单位]

郑成功枪城遗址: 位于龙海港尾石坑村西侧临海的山岗上,与鼓浪屿、圭屿鼎足而立。

枪城为郑成功镇守厦门时的重要据点。清顺治九年(1652年)建,城墙依山用三合土筑成,总面积2540平方米、东西宽42米、南北长68米、在高1·2米处放置枪眼。

现残存四周围墙,残高1·95米、厚1·2米。

海澄文庙: 海澄文庙 [龙海市海澄镇明代 市文物保护单位]

明隆庆元年(1567)郡守唐九德建。

南炮台: 在龙海港尾石坑村东侧的屿仔尾镜台山上,与厦门胡里山炮台南北对峙,扼守海口,有“天南锁钥”之称。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春,闽浙总督邓廷祯为配合林则徐禁烟,加强战备而建。光绪十七年(1891年)扩建。1840年8月24日,英舰追逐中国商船,南炮台炮火打退了英舰。1937年9月3日,日舰向我挑衅,南炮台打响了闽南抗日第一炮,日舰“若竹号”中炮沉没。炮台平面呈椭圆形,周长约240米,围墙高6米(滨海处高20米)、厚1·5米,以夯土及条石混合建筑,设女墙、垛口、枪眼,内置兵舍、濠沟、库、练兵场。炮台配德制克虏伯主炮1门、副炮3门。今已在炮台墙内东北侧发现石构炮座2处、副炮1门,墙外发现“播荡烟尘”石匾1块。炮座直径各为12米,座距8米。炮长3米,炮口内径0·20米,外径0·38米,后径0·60米。

晏海楼: 位于龙海海澄镇人民路中段东侧。明万历十年(1582年)邑令瞿寅创建,是屹立于古月港的军事了望台,原为二层砖木结构,用八柱架梁筑成八角形,故又称八卦楼。

岱仙岩康长史祠: 俗称仙祖庙,位于龙海九湖圆山琵琶坂。祀道士、医家康长史。始建于唐

高美亭石古井: 高美亭井 [龙海市榜山镇普边村泗州佛祖庙前院南宋 市文物保护单位]

柯坑石古井: 柯坑井 [龙海市榜山镇柯坑村南宋 市文物保护单位]

壶屿石桥: 在龙海角美桥头村,建于元。《凤山岳庙: 凤山岳庙 [龙海市岳岭山上榜山镇与海澄镇交界清代 市文物保护单位]

南园雨露奕世恩光石碑坊: 在龙海角美东美村南园。石仿木结构,三门四柱,坊柱顶端置青石圆雕石狮4只。正匾两面分镌“南园雨露”、“奕世恩光”。其下是诰布,上刻“林文亡命以子廷兰奉政大夫湖广黄州府同知初任秩满敕赠文林郎广东肇庆府推官二任秩满诰赠奉直大夫广东琼州府万州知州”等字。正楼横梁还刻有“大明天启二年(1622年)壬戌仲秋吉旦立”等字。

清宝殿: 位于龙海角美流传村东,供奉神农。始建年代不详,现存建筑有明、清时期的题刻、斗拱、木雕、石雕和柱础等构件。殿为三开间三进,中有二天井。正殿单檐歇山顶。

西昆慈济宫: 俗称西门庵,在龙海角美石美村西门,祀保生大帝。始建年代不详,宫内有清咸丰九年(1859年)重修碑记。宫坐东北朝西南,面积2·75平方米,三开间二进。宫内还存有明海防馆遗存的“那侯施公重修石美城新设海防馆镇记”、“邑侯徐公修城设馆功德碑”等石碑断决。

紫云岩寺及摩崖石刻: 位于龙海石码高坑村卿山上。建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明吕滨溪曾隐居岩内读书,后中解元,于是出资重修塑三宝佛金身并题额“紫云岩”。寺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硬山顶。今尚存清康熙、光绪及1948年的碑记和历代摩崖题刻多处。

龙鹫堂: 龙鹫堂 明代 市文物保护单位]

始建年代不详。清顺治、道光、同治年间均有修葺。堂占地面积640平方米,坐西北向东南,依次为前殿、天井、大殿。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砖木结构,单檐歇山顶。保存有元代柱础2个,凸雕云鹤、蝙蝠纹饰石柱2根,清代青岩雕蟠龙石柱2根、石狮1对、麒麟1对,重修碑记3通。

龙应殿: 龙应殿 [龙海市榜山镇上苑文苑村 清代 市文物保护单位]

三元庙(角美镇流传): 流传村三元庙 [龙海市角美镇流传村 明代 市文物保护单位]

三元庙(角美镇玉江): 玉江村三元庙 [龙海市角美镇玉江村 明代 市文物保护单位

翼晋宫、杨氏牌坊: 翼晋官 [龙海市榜山镇平宁村 清代 市文物保护单位]

龙应寺: 龙应寺 [龙海市东园镇过田村 清代 市文物保护单位]

万安楼: 万安楼 [龙海市程溪镇人家村 清代 市文物保护单位]

清嘉庆七年(1802)建。楼平面呈圆形,直径25米,高16米,占地面积550平方米。四层,底层用花岗岩块石砌成,二层以上生土夯筑。每层8间,门厅与楼梯同一开间,最上层设有阁楼。楼层内侧有可环绕的通廊。二、三层外向叠长方形小窗。楼开一大门置二重门框,外框用长方形石砌成,内框拱券形门。楼坐东北向西南,双向坡顶。楼中央圈出天井,天井有一六角形石砌井,井壁块石砌成,井四周用鹅卵石铺成。门上匾“万安楼”三字。

圆明庵: 圆明庵 [龙海市榜山镇崇福村 清代 市文物保护单位]

太武山摩崖石刻: 位于龙海隆教乡黄坑村。南太武山东与金门岛的北太武山隔海相望,北与厦门岛的五老峰隔海对峙,海拔562米。摩崖石刻有30多处,名胜古迹24处。

邺山讲堂摩崖石刻: 邺山讲堂摩崖石刻 [龙海市榜山镇长州村九龙江北溪西岸 明、清 市文物保护单位]

邺山讲堂是明末黄道周讲学处,著名学府。现讲堂已毁。周围岩石上刻有黄道周书“蓬莱峡”(字径0.6米)、“芙蓉峡”(字径1.3米)、“鸟道不绝风云涌”(字径0.3米)、“墨池”和“游磬”(字径0.6米)。还有龙溪人、乾隆(龙辰1748年)进士黄宽题“黄岩洞”、“静如太古”。黄可润题“得珠”、“冠峰”、“蕉叶”等。

靖海将军施琅功德碑: 位于龙海石码龙海桥琵琶街90号居民家中。原建有碑亭,后废。现碑尚存,碑高3·2米,宽1·2米,厚0·8米。碑额上方正中刻“皇清”二字,两旁为二龙夺珠和鹤鸟图案,四周饰以花框,正文记载靖海将军施琅平台功绩,系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四月立。

施琅(1621—1696)晋江人,字尊侯,号琢公,初为郑芝龙部将,清顺治间随芝龙投诚,授同安副将,康熙间擢水师提督,统兵平台湾,荡平海寇以功封靖海侯。

许提督碑亭: 位于龙海港尾亭仔岭下。清雍正年间为许良彬建。亭为四方形,重檐堆脊顶石结构,亭高4·5米,宽2·86米。亭上横额有“钦赐祭葬”题刻,亭中竖一高3·03米、宽1·46米的石碑,碑上方刻篆书“皇清”二字,碑文为“太子少保光禄大夫提督,福建全省水师等地方军务,统辖台、澎水陆官兵事务,带纪录二次,赐谥壮毅文斋许先生暨元配景封一品夫人、恭懿李太君神道”。

许良彬,字质卿,龙海东园人。自幼研读孙、吴兵法,后以知州改武秩,特授烽火门参将,升至厦门水师提督。诰授荣禄大夫左都督,加赠太子少保,卒谥壮毅,赐全祭葬,晋赠光禄大夫。钦赐祭葬于漳浦亭埕村。

红军洞: 樵坑山红军洞 [龙海市程溪镇白云村 1931年 市文物保护单位]

王占春故居: 王占春故居 [龙海市九湖镇邹塘村 1905 市文物保护单位]

王占春(1905-1932)九湖镇邹塘村人,党员,闽南革命根据地和红军游击队的创始人之一。1932年6月12日,在漳浦县尫仔石山战斗中牺牲,时年27岁。

王占春创办夜校校址: 南坑夜校旧址 [龙海市程溪镇南坑村 1927年 市文物保护单位]

旧址为祠堂,面积200平方米,砖木结构,悬山顶。有庭院,正中是大厅,两边为厢房。

红军游击队队部: 在龙海市东泗乡卓港村。系砖木水泥构筑的三层西式楼房(天主教堂)。1932年,苏静和苏精诚在海澄组织一批贫苦农民筹集了30多条,成立一支游击队,苏精诚任队长、苏静任政治委员,以卓港为据点。并与红三军的十九团,红四军的二十八团取得联系,接受红军布置的宣传、筹款、带路及翻译等任务。后来,游击队大部分队员编入“红三团”地方部队,苏静、苏精诚参加了中央红军。

中山亭: 中山亭 [龙海市石码镇中山公园 1924年 市文物保护单位]

云盖山: [浮宫镇田头村 明、清 市文物保护单位]

节孝坊: [榜山镇平宁村 清代 市文物保护单位]

妈祖庙: [角美镇埔尾村 清代 市文物保护单位]。

关帝庙: [石码镇解放北路 明、清 市文物保护单位]

岱洲慈济宫: [角美镇石厝村 宋代 市文物保护单位

谢太傅庙(又称积苍庙): [颜厝镇古县 宋代 市文物保护单位]

清惠宫: [海澄镇黎明村 明、清 市文物保护单位]

大隐宫: [角美镇田里村 清代 市文物保护单位]

正顺祠: [榜山镇芦州村 清代 市文物保护单位]

明万历四年(1576)始建,清代重建,1992年重修。祀谢安神像。祠占地面积247平方米,坐北向南,依次为大门亭、埕院、祠堂。堂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抬梁式木构架,硬山顶。堂内保留着清代花岗岩雕刻石鼓1对。

壁荣宫: [白水镇白水村 清代 市文物保护单位]

海澄南院寺院: [海澄镇外楼村 清代 市文物保护单位]

玳瑁山金仙岩: [白水镇玳瑁山 明代 市文物保护单位]

黄都护墓: [角美镇石美村 唐代 市文物保护单位]

李中宪墓(七省巡按墓): [东泗乡渐山村 明代 市文物保护单位][李中宪墓]

佛祖宫: [白水镇山边村 清代 市文物保护单位]

石狮岩: [九湖镇衍护村 明代 市文物保护单位]

林氏祠堂: [白水镇山边村 清代 市文物保护单位]

白礁关帝庙: 位于角美镇白礁村部南向500米。始建于唐代贞观二年(公元628年),现为明代建筑物,明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清乾隆丁亥年(公元1767年)均有修茸。

辅信将军庙: 位于东园镇东园村。始建于宋代,明清时期多次修茸。占地面积3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0平方米。坐东向西。面阔三间,分前后两座,单檐歇山顶。内有宋圆石柱一对。明清柱础、石雕对联等。另有清同治、民间时期的石碑各一通。

甘露祖庙: 位于九湖镇田中央村圆山南侧。始建宋代,现为清代建筑物。

奕德堂、陈氏宗祠: 位于东园镇凤山村,宗祠坐东南向西北。占地面积8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0平方米,单檐歇山顶

郑和庙: 位于角美镇鸿渐村北向,始建于明未,历代屡毁,屡次重修,1986年重建。坐东北朝西南,砖木结构,歇山顶,单进式,面宽一间,进深一间,建筑面积30.25平方米。占地面积100平方米。

祭祖邀请函

禹是一个有多方面伟大贡献的民族英雄,深受人们的拜因此关于他的神话传说也颇多。关于禹的出生就充满了神秘彩,传说鲧为了治洪水,偷窃了天帝的宝物“息壤”,天帝十分生气,命火神祝融把鲧杀死在羽郊。鲧死了3年尸体却没有腐烂,有人用刀剖开他的肚子,禹就从里面跳出来,而鲧自己则变成一头黄熊隐入山中。

禹继承了父亲遗愿,开始治理洪水,由于工作繁忙,到了30岁还没有结婚。这时来了一只九尾白狐,对禹的敬业精神十分敬佩,就变成一个美丽姑娘,起了个名字叫涂山氏,向禹唱歌表示爱情,禹就和她结了婚。可是禹婚后仍然忙于治水,很少回家和妻子团圆,涂山姑娘想念禹,去治水工地找他,却正好看见禹变成一头熊在挖山洞。涂山氏以为禹真的是一只熊,觉得嫁了熊很羞耻,回头就跑。禹在后面追,匆忙间也忘了变回人形。涂山氏见依然是一头熊追来,更加悲观失望,就变成了一块石头。禹对着石头大声说:“还我儿子来!”石头就裂开了口生出一个小孩,所以禹儿子的名字就叫启

嵩市镇的人文历史

 邀请函是在举办某项活动前,邀请别人来参加的书面邀约。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邀请函使用的情况越来越多,那么邀请函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祭祖邀请函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祭祖邀请函 篇1

尊敬的各地杨氏宗亲:

 清明祭祖是缅怀先人、敬仰先祖、加强宗族联谊的重要活动,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即将来临,按照传统贯例,每年的“清明节”前10天,是广东xx梅花大坪杨氏开基祖――德华公清明“祭祀日”,外迁各地的德华公后裔自发返回(无需另行通知)广东xx梅花大坪祖居地,开展清明扫墓。x月26日(星期四、农历二月初七)为20xx年祭祀德华公始祖时间,现诚邀各地德华公裔孙返回祖居地参加祭祖活动。相关事项提示如下:

  一、祭祖时间:x月26日(星期四、农历二月初七);

  二、主要内容:宗祠祭祀,祖坟扫墓;

  三、前往线路:

 1、火车到京广线坪石站下车,坪石公交到梅花镇墟(5元),梅花乘小面的(5元)或摩托(8元左右)到大坪村;

 2、自驾车:①京港澳高速梅花出口后,沿坪乳线南行约500米左转直达大坪;②广乐高速梅花北出口,到双桥路口左行,沿坪乳线南行约5公里过梅花圩后左转直达大坪。

  四、香烛供品:

 1、可自购香烛、供品、鞭炮等;

 2、也可交点钱给筹备组统一安排购置;

 x、另还可量力适当捐点香油善款。

  五、食宿车费:祖居筹备 提供简便早、午餐;住宿安排在梅花镇墟各旅馆,往返车费及住宿自理。

  六、参加形式:

 1、可与各自村中叔侄联系,以村里代表名义一同参加祭祖活动;

 2、也可以“华南杨氏群德华公裔孙”名义报名参加,主要考虑到有些村中不一定能够安排年轻后裔参加;

 x、建议:华南杨氏群内德华公后裔宗亲有意参加者,以“华南杨氏群德华公裔孙”名义参加,每人出资100元(含香、烛、纸、鞭炮、早、中餐等),届时统一将名单及款项报大坪祖居筹备组并张榜公布。有参加者,请于x月2x日前直接与杨金含本人联系。

 诚挚欢迎有尊宗敬祖、热爱家族之心,能够抽出一定时间,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各地德华公裔孙积极报名踊跃参加!同时也欢迎各地寻根问祖之杨氏族人前往寻访!

 联系人:杨金含,QQx28x86268,手机1x92x8xx198

 广东xx德华后裔杨氏宗亲联谊会

 20xx年x月1x日

祭祖邀请函 篇2

尊敬的黎氏宗亲:

 你们好!

 为了弘扬祖德,敦亲睦族,增进族众了解与交流,振兴家族事业,经荆楚黎氏宗族经济文化发展理事会常委会研究决定:20xx年清明时节(20xx年x月5日上午)在湖北省仙桃市沔城镇七红村——先祖发源地举办重大的扫墓祭祖活动,同时共商族事,届时,诚望您们积极参与和支持,望收此信函后,速与黎维雄同志联系。

  特告:

 1、我族拟定编辑荆楚黎氏宗亲通讯录,请片区负责人将黎氏宗亲的通讯方式登记落实后上交秘书处。

 2、清明节具体活动时间用短信方式通知。

 x、顺寄“人口登记表”表样,请将您处的黎氏人,按每户、每人逐项认真填写,参加活动时带来交秘书处。

 特此邀请

 荆楚黎氏宗族经济文化发展理事会

 会长:黎昕

 联系人:黎维雄

 联系电话:1x69x1690x8

 20xx年x月25日

祭祖邀请函 篇3

 XXX:

 您好?

 今年清明节咱们徐州一带臧氏在大庙公墓举行祭祀祖墓活动,XX等地的臧氏代表都去祭祖,欢迎你参加活动。

 由XXX等个体户出资招待。

 请于四月五日上午十点准时参加。

 XXX

 20xx年3月XX日

祭祖邀请函 篇4

亲爱的陈氏族人:

 你们好!全家安好!

 故乡XX的山好、水好、人更好;山水有情,人更有情,陈氏列祖列宗创下的基业永固,人丁兴旺;先人艰苦创业的崇高精神是我们力量的源泉,忠孝传家,读书济世是我们治家育人的瑰宝典范。陈氏后裔繁荣昌盛,事业有成,知恩图报,不忘祖宗,现特发邀请函汇聚XX,举办清明祭祖盛会和族人团聚盛宴,现将有关事例通知如下:

 1、时间:20xx年4月4 日(清明节)

 2、地点:烟竹乡红星队(仓房头)(小溪口河对面)

 3、餐宴自费,每人30元,实行提前购买餐卷,请族人务必于20xx年3月10日前反馈是否参加信息,便于准备餐宴。

 4、祭祖盛会,照相摄像同步进行,需要光碟者,自费登记只收成本。

 5、欢迎族人写纪念文集,挽联、对联,题字、题词等,请提前送达。《陈氏族谱》将在清明后半年内发行,需要者自费登记只收成本。

 6、族人将为编写族谱作贡献,因撰写族谱,收集资料、出版发行,工作量大,需要一定资金,诚邀陈氏族人,鼎力捐资相助,多少不限,我们将当红榜公布,并载入族谱。(捐资联系电话:) 陈氏族人们:请你们互相转告,带着你们对家乡的.思念,带着你们对列祖列宗和亲人的怀恋,带着你们的家人;带着你们的梦想,来吧!XX是优美的故乡,陈氏是个优秀的家族,故乡亲人盼着团聚相识,怀旧叙情,共谋发展,我们的盛事社会增光添彩。

 另:族人信息集我们各支系都设有集人,请与他们联系。

 联系人: XX陈氏清明祭祖宴会组委会

 20xx年XX月X日

祭祖邀请函 篇5

尊敬的先生夫妇及其子女:

 缅甸与故土虽远隔千山,但亲人殷切思归之心咫尺未离。数十年转瞬而过,家乡面貌巨变,但故土亲人的思念从未改变,盼归之情随时间愈来愈浓,诚挚邀请江春淮先生(亲戚关系:)、女士(亲戚关系:)、先生(亲戚关系:)在清明节回家乡祭祖,以慰先辈,并解亲人思顾之念。

 祭奠时间: 20xx年4月4日-7日

 祭奠地点:中华人民共和国XX省

 邀请人:

  20xx年2月20日

祭祖邀请函 篇6

宗亲台鉴:

 敬祖睦族,是我聚族堂许氏之传统美德。为追思先人,不忘列祖 创业之 精神,弘扬先祖忠孝传家、读书济世、感恩图报、告慰先祖,增强许氏宗族之凝聚力,兴我许氏之光荣传统,值此清明祭祖佳节到来之际,兹定于:

 二0xx年清明时节( 20xx年4月5日上午)在XX省邵阳市邵东县黑田铺镇XX村--先祖发源地举行扫墓祭祖活动,共商族事。

 祭祖寻根,根深叶茂,溯本求源,源远流长。凡我许氏之宗亲,为了子孙后代的昌盛,为了发源之地的繁荣,无论在天涯,抑或海角,无论是位高,还是澹泊,纵然千里迢迢,也诚邀飞度关山,共祭我列祖,荣我族亲,耀我许氏,励我后昆。先祖之大恩期盼陵前一跪,养成之大德还待堂上一酹。

 诚望您望见此函后,速与XX族人联系。联系电话:。省外宗亲前来务请3月20日前后报上日程及人数,以便按排接待事务。

 专此恭迎。

 20xx孟魁公后裔

 二〇xx年三月十二日

祭祖邀请函 篇7

尊敬的傅氏宗亲:

 XX傅氏家族定于20xx年4月2日上午(星期x),在XX区傅家大院举行清明祭祖大会,凡我XX傅氏族人及女儿、女婿、外甥、傅家亲戚、祖籍XX的傅氏均可参加,同时邀请XX周边区县及在重庆主城工作和居住的傅氏宗亲光临,需参加的宗亲请提前报名,以便安排接待和伙食。

 请大家相互转告。

 联系人:

 时间:20xx年4月2日上午(星期x)

 地址:重庆XX区新盛镇德胜村六社傅家大院

 乘车路线:

 1、XX开发区四季花城乘105路公交车到拉拉桥站下车,有接待。

 2、XX512高速路桥下,早上八点,乘坐XX-南龙中巴,在楼坊路口下车。

 自驾车路线:

 1、XX开发区-德胜村委-金泰驾校-楼坊路口-傅家大院,全程15分钟。

 2、XX普惠-观音-XX生活垃圾场-楼坊路口-傅家大院,全程15分钟。

 3、重庆主城-XX开发区,全程38分钟。

 特此通知

 XX傅氏宗亲联谊会

 20xx年3月15日

祭祖邀请函 篇8

村头村潘氏宗亲台鉴:

 美丽的XX山下,南粤的后花园边,有我们的养育之地———百西村头村。自我先祖立户开村,七百多年以来创下了千秋基业,多少辈辛勤奋斗,使我族人丁兴旺,人才辈出。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盛世祭祖,百业可兴。

 今岁清明,适逢我村头村潘氏大宗祠后楼重建,更增添了节日喜庆。喜事相逢,仪式更隆。 追思先人,不忘列祖艰苦创业之精神,弘扬先祖忠孝传家、读书济世、心系故土、感恩图报、振我家乡、兴我潘氏之光荣传统。喜看今日,百舸争流,百鸟飞腾。相聚在大祠堂内,互道手足之情;围坐饭桌旁,共诉创业之感想、分别之离情;漫步儿时村路,感叹游子两鬓渐花;喝口家乡井水,笑看叔伯儿孙满屋。寄希望众亲指良策于富裕,献宏图于振兴,展望未来,故乡之前途更加光明。

 祭祖寻根,根深叶茂,溯本求源,源远流长。凡我潘氏之宗亲,为了子孙后代的昌盛,为了养育之地的繁荣,无论在天涯,抑或海角,无论是位高,还是澹泊,纵然千里迢迢,也诚邀飞度关山,回乡欢聚,共祭我列祖,荣我族亲,耀我潘氏,励我后昆。 村头村潘氏宗亲们,生育之大恩期盼陵前一叩,养成之大德还待堂上一酹。祖泽之流长因你归来而不息,家声之丕振缘你驾临而愈宏。

 现定于20xx年4月4日清明节上午10时30分,在村头村潘氏大宗祠内聚餐;中午12时,在村头村的上岗太公山举行祭始祖仪式,敬请各地悦榕太公的裔孙和潘氏宗亲,以及各界热情的兄弟朋友光临指导!

 专此恭迎。

 联系人: XX百西村头村悦榕公后裔

 二〇XX年三月二十三日

祭祖邀请函 篇9

尊敬的各位宗亲:

 兹定于公元二O一X年四月四日(农历三月十四日星期三)清明节上午九时十八分在伯二公墓地举行祭祖仪式,十时十八分在XX刘氏宗祠新祠基(汤沟镇先进村XX中学南)举行XX刘氏宗祠开工典礼。恭请各位宗亲届时莅临活动,风雨无阻。

 重建宗祠是全体族人共同期盼的功德无量的浩大工程,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撑。为此,我们号召全体宗亲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不管以前有没有捐款的,奉献过的,这次参会都请你再一次奉献孝心,支持与关注宗祠的重建。特别是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名人志士能再接再励,慷慨资助,再作杰出贡献。

 宗亲们:让大江南北山山水水辉映着您的忠诚美德,XX故里留下您的光辉靓影,刘氏宗祠功德碑上铭刻着您的功名业绩,刘氏家族史上和祠堂大殿中世世代代流芳着您的厚德。

 愿我们团结一心,共同奋斗,做光宗耀祖,无愧于XX刘氏名门望族的后代贤孙!

 (由于宗亲遍布全国各地,难以联系,这次活动不再分别发函至各位宗亲,请见此邀请函的宗亲互相转告,敬请谅解。)

 XX刘氏宗谱编纂委员会

 二OXX年XX月XX日

祭祖邀请函 篇10

 尊敬的各地杨氏宗亲:

 清明祭祖是缅怀先人、敬仰先祖、加强宗族联谊的重要活动,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即将来临,按照传统贯例,每年的清明节前10天,是广东XX梅花大坪杨氏开基祖德华公清明祭祀日,外迁各地的德华公后裔自发返回(无需另行通知)广东XX梅花大坪祖居地,开展清明扫墓。

 3月26日(星期四、农历二月初七)为20xx年祭祀德华公始祖时间,现诚邀各地德华公裔孙返回祖居地参加祭祖活动。相关事项提示如下:

 一、祭祖时间:3月26日(星期四、农历二月初七);

 二、主要内容:宗祠祭祀,祖坟扫墓;

 三、前往线路:

 1、火车到京广线坪石站下车,坪石公交到梅花镇墟(5元),梅花乘小面的(5元)或摩托(8元左右)到大坪村;

 2、自驾车:①京港澳高速梅花出口后,沿坪乳线南行约500米左转直达大坪;②广乐高速梅花北出口,到双桥路口左行,沿坪乳线南行约5公里过梅花圩后左转直达大坪。

 四、香烛供品:

 1、可自购香烛、供品、鞭炮等;

 2、也可交点钱给筹备组统一安排购置;

 3、另还可量力适当捐点香油善款。

 五、食宿车费:祖居筹备提供简便早、午餐;住宿安排在梅花镇墟各旅馆,往返车费及住宿自理。

 六、参加形式:

 1、可与各自村中叔侄联系,以村里代表名义一同参加祭祖活动;

 2、也可以XX杨氏群德华公裔孙名义报名参加,主要考虑到有些村中不一定能够安排年轻后裔参加;

 3、建议:XX杨氏群内德华公后裔宗亲有意参加者,以XX杨氏群德华公裔孙名义参加,每人出资100元(含香、烛、纸、鞭炮、早、中餐等),届时统一将名单及款项报大坪祖居筹备组并张榜公布。有参加者,请于3月23日前直接与杨金含本人联系。

 诚挚欢迎有尊宗敬祖、热爱家族之心,能够抽出一定时间,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各地德华公裔孙积极报名踊跃参加!同时也欢迎各地寻根问祖之杨氏族人前往寻访!

 联系人:

 广东XX德华后裔杨氏宗亲联谊会

 20xx年3月14日

丛姓的文登丛氏大宗祠

李觏,字泰伯,号吁江先生,北宋杰出的思想家,生于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卒于嘉祜四年(1069年),终年51岁。皇裕元年范文正(仲淹)与余襄公(靖)拔见天子,授将士郎,试太学助教。嘉祜三年,召入太学说书,后以通州海门县主管干太学。李觏一生著书颇丰,其文闪耀的光辉思想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后人对他评价很高。李觏故居位于嵩市镇三口村,处武夷山脉西麓,南邻抚州市南城县麻菇山风景旅游区,东连资溪县马头山国家级原始森林保护区。距316中国道不到一公里,离镇所在地1.5公里。

三口村里有一幢规模较大的李氏宗祠,鹅卵石路将它与李觏家庙连成一体。现存的文物有儒林书院一栋,进士旗杆石70块,乾隆皇帝御笔亲题“理室开宗”镏金大匾一块,功德碑一块。村中现存有九百年前用鹅卵石铺设的“八卦图形”,独特的居民古建筑和宋代铁环大门。该处已被文博所界定为市级重点保护文物。

丛氏大宗祠位于现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子村丛氏庄园 (老虎山生态园)。

整个宗祠依山观海,辉映在苍松翠柏间。

丛氏大宗祠占地5000多平方米,分三进五殿。

前殿山门下两株百余年的银杏古树叶茂枝繁。

沿汉白玉栏杆拱起的石阶次第而上,过了巨型石雕照壁,就是雄伟的祭祖大殿,由代表丛氏36大支系的36根合抱粗巨柱擎起,雕梁飞檐,拔地而起。

前殿山门下二株百余年的银杏古树叶茂枝繁,二尊重达二十余吨的石狮镇守门前。

殿前一座高达5余米的丛氏功德碑与重达2吨多的香炉遥相对应。

整个大殿用白玉栏杆护起,殿前正中,有巨型石雕“二龙戏珠”,大殿上有雕梁画柱回廊绕殿一周,大殿两旁有行廊通往后殿,行廊间有聚宝金池,殿后壁立千仞,以为靠山。

祭祖大殿内外墙,以巨幅壁画展示丛氏一族自草原霸主到两汉世家及徙居胶东改金为丛的列祖列宗之光辉业绩。

大殿内按世系供祭26世以上,丛氏36支各地千余尊祖先牌位,左殿为丛氏历代先贤胜迹馆,右殿设为丛氏当代名流精英展馆。

前殿两侧回廊为大理石刻丛氏功德记事碑,大殿两边绘有24孝图,回廊为族人题刻碑廊。

宗祠山门前建有大理石旗杆台,按规制树旗杆五樽,旗杆上方高悬璧斗,飞鹤走麟,庄严无比;中间主旗杆高15.88米,上雕丛氏远祖图腾,祭天金人,四周祥云围绕;左为飞鹤,右为麒麟,象征着丛氏家族出过文武一品高官的荣耀。

丛氏宗族及祖茔、祠堂的历史渊源宗祠是供设祖先的神主牌位、举行祭祖活动的场所。

古时文登丛氏有祭祖活动的场所在祖茔和祠堂。

祖茔有两处:一为宋大观元年所建立的柳林小甸祖茔,一为明御赐尚书丛兰公的青石岗祖茔。

宗祠有文登丛氏祠堂。

史料中,古文登丛氏祭祀的祖茔、祠堂,除柳林小甸祖茔外,都在文登古县城附近。

文登丛氏祠堂始建于明代,都在明尚书太子少保兰公成名之后才有,现流传最广的丛氏族谱,也是兰公之后修续。

兰公官居一品,当然要按当时的各项体制来修续宗谱。

明时袭欧阳修之续谱之例,士大夫追封三代上续不过五代,所以按这个官方规定,丛氏族谱也就只能以德佑公为一世祖了,其后建之宗祠亦是以德佑为一世祖而祭祀。

小甸祖茔丛氏附葬记中所列的丛氏祖先凡40余位,其中做过文登盐税使的德佑祖,是宋大观元年之永祖的第七世孙。

而自德佑祖上下三代人中,做过金元高官的就有52人,作为明代大臣的兰公续其宗祖,按体例而上追五代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宋元之前丛氏无祠堂,只有柳林小甸祖茔墓祠之祭。

庙堂之祭最能彰显一个宗族的兴旺衰退,柳林小甸祖茔自宋大观元年永祖兆基以来,其祭祀最为隆重者,应莫过于金元时期。

在丛氏祖茔碑刻和文登县志记载中我们得知,金元两朝虽只百余年时间,但文登丛氏为官显达却有50余位之多,这在一县一氏之中,可算得上是奇盛了,正如明刑部尚书陈其学所言“至元起家,复为世勋臣族”,族兴而祠必隆。

祠堂是古时人们对祭祀祖先之堂馆的一个俗称,按各朝代时期的制度不同,又被分为大宗祠、祠堂、支祠、专祠和家庙等多种等级。

威海丛氏大宗祠无疑是高等级的祭祀祖先之堂馆。

据史料和考古发现,公元前21世纪的奴隶社会就有了帝王专门祭祀祖先的场所——家庙。

殷商时曾订观王庙制,到了西周更是把祭祖、祭天、祭地看成是天子的权力。

《左传》说:“国之大事,在祀在戎”。

而除天子之外的真正意义上的祠堂,应该始于汉代,但当时祠堂均建于墓地,曰墓祠。

南宋时朱熹著《家礼》立祠堂之格制,但严格规定了祠堂等级限制,只有士大夫以上有了地位的人才能立祠,民间不得私建,到了明嘉靖年间,才允许民间可联宗建祠。

此后,兴建祠堂之风迅速席卷全国,到清有增无减,民间村村有祠,形成了我国独有的民族和传承文化特征。

现为文登区博物馆使用的文登丛氏祠堂,乃光绪末年北宫名绅丛氏族长麟洲公倡仪主持所建,其地为麟洲公无偿捐助,工料由全族劝捐。

有史料为证,凡德佑祖之支系族人每亩地议排募铜钱。

此祠气势雄伟,格调高雅,在文登诸氏之祠堂中无与伦比,是当时文登唯一一座按祖上出过一品官员才能达到的规格修建的。

祠为二进五楹雕梁画柱,大殿堂前为木制屏风,祭祀时可全部展开,前殿有石柱四根,左右有石鼓一对,门前八字砖墙,大门上“丛氏宗祠”为邑名流书法家赵泮馨所书,大门后圆石卷门上有石匾坊,刻“世承天宠”四字,为文登光绪戊子解元于霖逢所书,由于资金问题匮乏,及麟洲公病故,此祠历20余年方竣工。

后期亦为敌伪占用。

建国后,长期为县文化馆图书馆所用,2000年世界丛氏宗亲会出资近10万元对其维修,丛氏研讨会在其前殿东室办公。

2008年10月世界丛氏宗亲会常务理事会北京会议一致通过,将城子村所建之丛氏宗祠命名为丛氏大宗祠,祭丛氏有文字记载以来的永祖之下凡十九世先祖,受天下丛氏族人拜祭,为天下丛氏族人阖族之大宗祠。

丛氏宗祠,是文登中心城区现存唯一古建筑。

自20世纪90年代起,不断有海内外丛氏后人来文登寻根祭祖,瞻仰丛氏宗祠。

据说,今天文登人不管走到哪里,只要见到丛氏族人,一提是来自文登,第一句话都是“老家来人了,而且天下所有姓丛的都能排上辈分。

由此可见,“天下丛氏宗文登”是有史有据,是为天下丛氏族人所认同的。

丛氏一族,自古即为文登望族。

族兴祠必隆,自明代以来,文登丛氏宗祠几经修建。

清光绪末年,因见原祠堂不够气派,文登名绅丛麟洲倡议并主持新建丛氏宗祠。

丛氏祖上曾出过一品大员——明朝南京工部尚书丛兰,因而丛氏宗祠按一品官员祠堂规格建造,气势雄伟,格调高雅。

尽管历经百余年风吹雨打,从现存的丛氏宗祠仍能管窥其当年的辉煌。

祠堂占地800余平方米,二进五楹,雕梁画柱。

前殿有石柱四根,红漆大门,门前八字砖墙,大门后圆石卷门上有石匾坊,刻“世承天宠”四个大字,为清光绪戊子(1888年)解元于霖逢所书。

后殿飞龙翘尾,檐牙高啄,脊檐饰以兽吻。

门楣原悬有木匾一方,上书“丛氏宗祠”四个大字,为当时文登名流书法家赵泮馨所书,可惜现已不复得见。

1995年,一位名为丛松坡的丛氏后人在晋祠游玩时,为祠内“天下王氏宗太原”的巨大横幅和宏大的祭奠场面所感,产生寻根问祖的念头,遂奔走呼号,于1996年与族人共同发起成立“丛氏研讨会”,并在 *** 的支持下搬到丛氏宗祠内办公。

经过几年的艰辛努力,先后编纂出版了《丛氏源谭》第一部、第二部和《丛氏家族》,开通了丛氏网站,对丛氏起源、宗祖、古今名流及地域分布等作了详细的考据论证和记载说明。

关于丛氏起源,在《丛氏源谭》中有详细记载。

丛姓氏族的宗祖问题,在《姓氏考略》中有二说:其一,“尧时有丛枝”。

其二,“又相传,汉金日磾之后,迁山东省文登县之丛家岘,遂以为姓(见《池北偶谈》)”。

两者一始尧时,一始汉代之后,现多数学者和丛氏族人,倾信于后者,因为《文登县志》关于丛璆墓的文中说:“武节将军文登县令丛璆墓,在城东北四十里柳林茔,有元年至元二十一年(公元1284年)墓志,文山长老丛法淳撰,进士邹琛书碑,叙丛氏宗族,称其始祖永为汉车骑将军秺侯金日磾四十五代孙,黄初元年(公元220年)东迁浮居,秦始元年(公元265年)居丛家岘,永生二字,曰太曰宇,其后裔至璆,金贞祐时官武节将军,文登县令。”又《丛氏族谱序》中也说:“丛氏世居文登,其先业辽远,故未易考据。

然溯穷其自始姓金氏,柳林先茔碑刻,有讳永者,乃汉左相金文靖公日磾四十五代孙也。

魏曹丕僭号黄初元年,吾姓始祖以汉旧勋苗裔避乱,自京兆万年(今陕西省临潼东北),东迁浮居,晋泰始初至不夜丛家岘,改为丛姓,以名岘焉。

不夜者文登之故号,岘由丛姓名也。

文登有丛姓自此始,厥后生齿日繁。

宋大观元年(公元1107年),永乃别籍分茔,卜邑北著棋山(今名正棋山)乾地名柳林者而环葬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