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范文程为什么请求伐明以争夺中原天下?

2.怎样评价多尔衮这个人物

3.你们认为多尔衮是成功者还是失败者呢?请赐教!

4.为什么称范文程是培养人才的伯乐?

范文程如何说服多尔衮入关_范文程名言多尔衮

多尔衮(1612.11.17—1650.12.31),即爱新觉罗·多尔衮,努尔哈赤第十四子,皇太极之弟。清朝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完成大清一统基业的关键人物,清朝入关初期的实际统治者。1626年封贝勒;1636年因战功封和硕睿亲王;1643年辅政,称摄政王;1644年指挥清军入关,清朝问鼎中原,先后封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1650年去世后,先追尊为成宗义皇帝,后被追论谋逆罪削爵;1778年乾隆帝为其平反,复睿亲王封号,评价其“定国开基,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

明万历四十年十月二十五日生,大妃乌拉纳喇氏出,与皇十二子阿济格、皇十五子多铎为同母生。十一年,封贝勒。天聪二年,晋固山贝勒。崇德元年四月,封和硕睿亲王。三年,降郡王。六年,以功复亲王。顺治元年,授皇叔父摄政王。五年十一月,尊为皇父摄政王。七年十二月初九病死于喀喇城,年三十九岁。诏追尊为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明年正月,尊妃为义皇后。祔太庙。八年二月,发多尔衮生前谋篡大位之罪,诏削爵,撤庙享,并罢孝烈武皇后谥号庙享,黜宗室,籍财产入官。乾隆四十三年复宗籍,还爵。

一岁 1613年2月,阿巴亥的母国即海西女真乌拉部被努尔哈赤所灭,所幸努尔哈赤对母亲阿巴亥非但宠爱未衰,还更增了几分。

四岁 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国,迁都抚顺。

九岁 公元1621年,努尔哈赤攻占沈阳,分封八旗。多尔衮与弟多铎被合立为一个和硕额真,同掌一旗。这是多尔衮参与到后金政治架构中的第一步。

十二岁 公元1624年,娶蒙古科尔沁部十四岁的博尔济吉特氏为妻。

十三岁 公元1625年,后金国迁都沈阳。

十四岁 公元1626年,后金天命十一年发生了许多大事,足以对其一生产生重大影响:多尔衮晋贝勒;农历八月十一,努尔哈赤死;次日,农历八月十二,大妃阿巴亥生殉;农历九月一日,皇太极登汗位,宣布将多尔衮、多铎兄弟二人“恩养”于宫中,交由大福晋照看。

十六岁 天聪二年(1628),从后金汗皇太极征察哈尔蒙古多罗特部,获敖木伦(今大凌河上游)大捷,俘众万余,以功赐号墨尔根戴青(意为聪明的统帅),封固山贝勒。

十七岁 天聪三年(1629),从皇太极自龙井关(今河北遵化东北)入明边,与贝勒莽古尔泰等围攻北京,败山海关援兵于蓟州(今天津蓟县)。

十八岁 天聪四年(1630),还师先行,再败明军。

十九岁 天聪五年(1631),初设六部,受命掌吏部。参加大凌河城(今辽宁凌海)之战,率先冲击,勇胜明总兵祖大寿部。与贝勒阿巴泰等奔袭锦州,击败出城明军。

二十岁 天聪六年(1632),与贝勒济尔哈朗在归化城(今呼和浩特)西南黄河岸俘蒙古部众千余。

二十一岁 天聪七年(1633),皇太极问进军方向,力主以征明为先,奏言乘机入明边、围北京,被纳。

二十二岁 天聪八年(1634),纵掠山西等地。

二十三岁 天聪九年(1635)二月,任统兵元帅,贝勒岳托、萨哈林、豪格等为副帅,以正黄旗固山贝勒纳穆泰为左翼,以吏部随政图尔格为右翼,统兵万余招抚察哈尔蒙古林丹汗子额哲,深入青海却只围不攻,秋毫无犯,怀之以柔,耗时半年,而终使察哈尔十万兵马投诚,获元朝传国玉玺“制诰之宝”,随率林丹汗的众后妃与其子额哲班师还朝。回军途中掠山西大同、宣府(今河北宣化),斩六千余人,俘获甚众。九月五日,凯旋大军班师过辽河,皇太极亲率众福晋、贝勒及文武群臣出迎数十里。

二十四岁 清崇德元年(1636),晋封和硕睿亲王。为配合武英郡王阿济格进关攻明,受命与多铎率兵攻山海关,以牵制明军。继从皇太极进兵朝鲜(今朝鲜、韩国)。

二十五岁 清崇德二年(1637),同肃亲王豪格进克江华岛(今属韩国),迫使国王李请降。

二十六岁 清崇德三年(1638),监筑辽阳、都尔鼻城(今辽宁彰武),治盛京(今沈阳)至辽河大道。旋授奉命大将军,统左翼四旗兵与扬武大将军岳托所率右翼军大举入关攻明,越北京至涿州(今属河北),分兵八路,乘虚掠山西及保定(今属河北)地区,击败明总督卢象升部。继破济南,掠天津等地,凡二十余战皆捷,克城四十余座,俘掠人口二十五万余。

二十八岁 清崇德五年(1640),率兵参加松锦之战,与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轮流充任前方统帅,以筑城屯田、围城打援之策,进围锦州,败明军于宁远(今辽宁兴城)、杏山(今凌海西南)、松山(今锦州南)间。

二十九岁 清崇德六年(1641),以私遣甲兵归家罪,降为郡王,被罚银万两。后两次围锦州。

三十岁 清崇德七年(1642)二月,参加松山决战,大败明蓟辽总督洪承畴所统八总兵十三万人,俘洪承畴。三月,迫前锋总兵祖大寿献锦州城降,获松锦大捷。 进克塔山(今葫芦岛东北),歼明军七千余人,再破杏山。师还复亲王爵。

三十一岁 清崇德八年(1643),在皇太极卒后,立年幼福临为君(是为顺治帝),与济尔哈朗联合辅政。旋称摄政王,实掌军政大权。

三十二岁 顺治元年(1644)四月,以奉命大将军率阿济格、多铎等统满、蒙、汉军十余万攻明。在山海关东威元堡诱降前往乞师的明总兵吴三桂,合兵在山海关之战中,大败李自成大顺军约十万(一说六万)。五月攻取北京,确定迁都于此,以武力统一全国。制定了先攻农民军,后灭南明,联合汉族官僚地主势力,以汉治汉的方略。六月,分遣部将抚定山东、河南、山西、天津等地,拱卫京畿地区。遣辅国公吞齐喀等赴盛京奉迎顺治帝至京。致书南明兵部尚书、大学士史可法,劝其削藩称臣。十月,受封叔父摄政王。旋命阿济格为靖远大将军、多铎为定国大将军,大顺军于陕西。

三十三岁 顺治二年(1645)初,命多罗饶余郡王阿巴泰为统领,率准塔、谭泰等代豪格征山东。三月,命多铎分兵三路南下,四月屠扬州,五月占南京,于芜湖(今属安徽)俘弘光帝朱由崧,相继灭亡弘光、隆武等南明。晋封皇叔父摄政王。六月以剃发令激起江南各地民众的反抗,相继派兵镇压。闰六月,命兵部尚书洪承畴等经略江南及粤、赣、闽、湖广、云贵等地,以攻抚之策相继平定江南。

三十四岁 顺治三年(1646),命豪格为靖远大将军,率师攻四川大西农民军。命博洛为征南大将军征闽、浙。命多铎为扬威大将军,率师征蒙古苏尼特部腾机思等。命孔有德为平南大将军,同耿仲明等率师征湖广。十一月,部将豪格部于四川西充凤凰山射杀大西农民军首领张献忠。

三十五岁 顺治四年(1647),修成《大清律》,命颁行全国。七月,罢济尔哈朗辅政,独专朝政。

三十六岁 顺治五年(1648),命谭泰为征南大将军,同何洛会征讨降而复叛的原明将领、江西总兵金声桓。调户部侍郎额色率兵协助陕西三边总督孟乔芳,镇压甘肃回民米喇印丁国栋起义。命吴三桂镇守汉中。为排斥异己,迫害豪格致死。初设六部汉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禁民间养马及收藏军器。命济尔哈朗为定远大将军,征湖广大顺军将领李过、高一功部。十一月,晋封皇父摄政王。

三十七岁 顺治六年(1649),两次率师亲征降而复叛的大同总兵姜镶,克浑源(今属山西)等地。同年,弟多铎、嫡福晋、长嫂孝端相继去世。

三十八岁 顺治七年十二月初九(1650年12月31日)病卒于喀喇城(今河北承德市郊),先追尊为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不久,追论生前谋逆罪,削爵。

乾隆四十三年(1778),复睿亲王封号。距其去世已128年。

少年时期

努尔哈赤已不再是地位低微的小部落头领,而是统一了女真各部的“聪睿恭敬汗”,并且正在进一步发展统一事业,为建立清朝奠定基础。当多尔衮诞生未满百日,努尔哈赤就率大军进攻乌拉,最终灭亡了其妻阿巴亥的母国,多尔衮母子面临着被打入冷宫的危险。但是,由于努尔哈赤优待降顺者的政策,以及阿巴亥富于心计,善为周旋,使他们母子安然度过难关,随着时间的流逝,多尔衮也步入了台吉的行列。 努尔哈赤一共有十五个儿子,他临终的时候,曾经指定他最疼爱和器重的十四子多尔衮作继承人。可那时多尔衮才十五岁,年纪太小。八子皇太极依仗自己掌握后金八旗中的正黄旗和镶黄旗,势力强大,夺得了继承权。

公元1616 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国,年号天命,两年后以“七大恨”告天,发动了对明朝的进攻,揭开了明清战争的序幕。在对明战争节节胜利中,后金内部的矛盾斗争也不断发生。天命五年(1620)九月,努尔哈赤宣布废黜大贝勒代善的太子名位,而“立阿敏台吉、莽古尔泰台吉、皇太极、德格类、岳讬、济尔哈朗、阿济格阿哥、多铎、多尔衮为和硕额真”,共议国政。 也就是说,从此时起,多尔衮以八龄幼童跻身于参预国政的和硕额真行列。

这样一个改变后金政治格局的重大行动,是从当年三月努尔哈赤休弃滚代皇后富察氏开始的。当时虽然给大福晋富察氏头上加了四条罪状,但是都缺乏足够的根据,例如四大罪之一,便是代善与富察氏关系暧昧,实际上,是有人对他们进行陷害。 富察氏被休弃之后,取代她作为大福晋的正是多尔衮之母阿巴亥。这样,努尔哈赤爱屋及乌,多尔衮及其兄弟阿济格、多铎地位上升便在情理之中了。

这样,在努尔哈赤共治国政的制度下,多尔衮兄弟便第一次成为均衡力量的鼎足之一。 多尔衮此时还不是旗主贝勒,而仅与其弟多铎各领十五牛录,他毕竟还是一个未成年的孩子,政治地位不如阿济格,甚至不如多铎。在天命年间许多重大活动中,都不见多尔衮的踪影。天命元年(1616)正月初一的朝贺典礼中,可以亲自叩拜努尔哈赤的宗室显贵中,阿济格与多铎分列第六、第七位,而多尔衮则不允许参与其中③。尽管如此,除四大贝勒和乃兄乃弟之外,多尔衮是领有牛录最多的主子,超过了德格类、济尔哈朗、阿巴泰等人,在当时来说,也算是颇有实力的一位台吉了。

但是,好景不长。努尔哈赤在天命十一年(1626)八月十一日去世,临终前曾召见爱妻乌拉氏阿巴亥,似乎要授以遗命。但众贝勒早就担心多尔衮三兄弟力量迅速壮大,便在拥戴皇太极继位为汗之后九个时辰,迫令阿巴亥自尽殉夫,声称是太祖的“遗命”。这时候,多尔衮三兄弟的处境最为艰难,他们既失去了政治依靠,又面临着兄弟们对其所领旗分的攘夺,谁知道今后又会有什么灾祸降临?

青年时期

皇太极继位之后,虽未向他们开刀,但也通过三份效忠的誓词把他们的地位贬低很多,特别是皇太极在后来一系列加强皇权的行动中,更是都处压制他们的两白旗势力。连代善、阿敏和莽古尔泰三大贝勒都处处受挤,多尔衮兄弟又怎能幸免。但是,皇太极知道,若要削弱最威胁皇权的三大贝勒的权力,自己的实力还不够,还必须拉拢和扶植一些跟他无甚利害冲突的兄弟子侄,其中就有多尔衮。

天聪二年(1628)三月,皇太极废黜了恃勇傲物的阿济格之旗主,以多尔衮继任固山贝勒。这时候,多尔衮刚满十五岁。 少年多尔衮在夹缝中求生存,开始显示出他善于韬晦的过人聪明。他一方面紧跟皇太极,博取他的欢心和信任,而绝不显示自己的勃勃野心;另一方面则在战场上显示出超人的勇气和才智,不断建树新的战功。天聪二年(1628)二月,他初次随皇太极出征蒙古察哈尔多罗特部,立下战功,皇太极赐予“墨尔根岱青”的称号,赞他既勇且智。半个月后,他就继任了固山贝勒。

多尔衮少年得志,为他将来的进取开始奠定基础。 天聪三年(1629),皇太极率军攻明,多尔衮在汉儿庄、遵化、北京广渠门诸役中奋勇当先,斩获甚众,一年半后,他又参加了大凌河之役,攻克坚城的功劳也有他一份。天聪八年(1634),皇太极再度攻明,多尔衮三兄弟入龙门口,在山西掳掠,结果“宣大地方,禾稼践伤无余,各处屋舍尽焚,取台堡、民更多,俘获生畜无数”。

当然,使他名声大振的是征服朝鲜和攻击蒙古察哈尔部之役。朝鲜和察哈尔被皇太极视为明朝的左膀右臂,是后金攻明的后顾之忧。天聪六年皇太极虽大败察哈尔部,林丹汗走死青海大草滩,但其残部仍散布在长城内外,于是天聪九年(1635),皇太极便命多尔衮率军肃清残敌。结果他首遇林丹汗之妻囊囊太后及琐诺木台吉来降,又趁大雾包围林丹汗之子额哲所部,使人劝其归顺,双方盟誓而回。这一次出征,多尔衮不费一刀一枪,出色地完成了皇太极的使命。更具重大意义的是,多尔衮从苏泰太后(林丹汗之妻)那儿得到了遗失二百余年的元朝传国玉玺,其玺“交龙为纽,光气焕烂”,后金得之,使皇太极获得称帝根据及招揽人心的工具。

果然,皇太极闻讯大喜,亲率王公大臣及众福晋等出沈阳迎接凯旋之师,对多尔衮等亦大加褒奖。 皇太极亲征朝鲜,多尔衮也在行伍之中。他率军进攻朝鲜王子、王妃及众大臣所居之江华岛,一方面竭力劝降,一方面“戢其军兵,无得杀戮”。对投降的朝鲜国王“嫔宫以下,颇极礼待”。这使朝鲜君臣放弃继续抵抗,减少了双方的杀戮。 这两役之后,战局顿时改观,皇太极除去了后顾之忧,便可全力对付明朝。他在天聪十年(1636)改国号为清,年号崇德,南面称帝,与明朝已处在对等地位。多尔衮在这两大战役中所立的战功,也使他的地位继续上升。 正月初一新年庆贺大典时,多尔衮首率诸贝勒向皇太极行礼,这与十二年前的情形相比,可谓天壤之别。当年四月皇太极称帝,论功行封,多尔衮被封为和硕睿亲王,已列六王之第三位,其时年仅二十四岁。 在此之后,多尔衮几次率师攻明,均获辉煌战绩。崇德三年(1638)他被授予“奉命大将军”,统率大军破墙子岭而入,于巨鹿大败明军,明统帅卢象升战死。然后兵分两路,攻打山东、山西,多尔衮所部共取城三十六座,降六座,败敌十七阵,俘获人畜二十五万七千多,还活捉明朝一亲王、一郡王,杀五郡王等,给明朝以沉重打击。班师之后,多尔衮得到了马五匹、银二万两的赏赐。崇德五年到六年,多尔衮又作为松锦决战的主将之一走上战场。起初,他由于违背皇太极的部署,私遣军士探家而遭到急于破城的皇太极的责罚,但他仍以郡王的身份继续留在军中,一方面屡次上奏提出作战方略,一方面率领四旗的护军在锦州到塔山的大路上截杀,并在攻破松山后率军围困锦州,迫使明守将祖大寿率部至多尔衮军前投降。松锦之战后,明朝关外只剩下宁远孤城,清军入关已是时间问题。

多尔衮并不是一介武夫,这点连皇太极也看得很清楚,因此,在更定官制时,便把六部之首的吏部交给他统摄。根据他的举荐,皇太极将希福、范文程、鲍承先、刚林等文臣分别升迁,利用他们的才智治国。根据他的建议,皇太极又对机构作了重大改革,确定了八衙官制。此外,文臣武将的袭承升降、甚至管理各部的王公贵胄也要经他之手任命。在统辖六部的过程中,多尔衮锻炼了自己的行政管理能力,为他后来的摄政准备了条件。

更需注意的是,多尔衮一直秉承其兄皇太极意旨,对加强中央集权发挥了重大作用。崇德元年和二年,皇太极两度打击岳讬,意在压制其父代善正红旗的势力,多尔衮等人揣摸帝意,故意加重议罪。崇德三年遣人捉拿叛逃之新满洲,代善略有不平,便被多尔衮抓住大做文章,上报皇太极,欲加罪罚。这些举动,正合皇太极心意,他一方面对忠君的兄弟表示赞赏,另一方面又减轻被议者的处罚,以冀感恩于他。通过这一打一拉,来稳固自己的独尊地位。 但是,皇太极并没有料到,多尔衮正利用皇帝的信任,逐渐削弱昔日曾打击他与母亲之人的势力,等待时机,觊觎权柄。

[编辑本段]争夺汗位

不久,这个时机终于来到了。崇德八年(1643)八月九日亥时,皇太极“暴逝”于沈阳清宁宫。由于他的突然死去,未对身后之事作任何安排,所以王公大臣在哀痛背后,正迅速酝酿一场激烈的皇位争夺战。

多尔衮母子撤出庙享诏这时候,代善的两红旗势力已经遭到削弱,他本人年过花甲,早已不问朝政。其诸子中最有才干的岳讬和萨哈廉年轻时已过世,剩下硕讬也不为代善所喜,满达海初露头角,还没有什么发言权。第三代的阿达礼和旗主罗洛浑颇不甘为人后,但崇德年间却屡遭皇太极压抑。由此看来,两红旗老的老,小的小,已丧失竞争优势。但以代善的资历、两个红旗的实力,其态度所向却能左右事态的发展。皇太极生前集权的种种努力和满族社会日益的封建化,自然也使皇太极长子豪格参加到竞争中来。从利害关系而论,两黄旗大臣都希望由皇子继位,以继续保持两旗的优越地位。他们认为,豪格军功多,才能较高,天聪六年已晋升为和硕贝勒,崇德元年晋肃亲王,掌户部事,与几位叔辈平起平坐。皇太极在世时,为加强中央集权,大大削弱了各旗的势力,但同时又保持着一定实力,又把正蓝旗夺到自己手中,合三旗的实力远远强于其他旗。因此,这三旗的代表人物必然要拥戴豪格继位。另一个竞争者便是多尔衮。他的文武才能自不必说,身后两白旗和勇猛善战的两个兄弟则是坚强的后盾,而且,正红旗、正蓝旗和正黄旗中也有部分宗室暗中支持他,就更使他如虎添翼。还有一个人也不容忽视,他就是镶蓝旗主济尔哈朗。

虽然他不大可能参与竞争,但他的向背却对其他各派系有重大影响,无论他倾向哪一方,都会使力量的天平发生倾斜。

平心而论,皇太极遗留下的空位,只有三个人具备继承的资格:代善、豪格、多尔衮。但实际上竞争最激烈的是后两人。就这两人来说,豪格居长子地位,实力略强,这不仅因为他据有三旗,而且由于代善和济尔哈朗已经感到多尔衮的咄咄逼人,从而准备投豪格的票了。

果然,皇太极死后不久,双方就开始积极活动,进而由幕后转为公开。

两黄旗大臣图尔格、索尼、图赖、锡翰等议立豪格,密谋良久,并找到济尔哈朗,谋求他的支持。而两白旗的阿济格和多铎也找到多尔衮,表示支持他即位,并告诉他不用害怕两黄旗大臣。双方活动频繁,气氛日益紧张,首先提出立豪格的图尔格下令其亲兵弓上弦、刀出鞘,护住家门,以防万一。

是年八月十四日,诸王大臣在崇政殿集会,讨论皇位继承问题。这个问题是否能和平解决,直接关系到八旗的安危和清皇朝的未来。两黄旗大臣已经迫不及待,他们一方面派人剑拔弩张,包围了崇政殿;另一方面手扶剑柄,闯入大殿,率先倡言立皇子,但被多尔衮以不合规矩喝退。这时,阿济格和多铎接着出来劝多尔衮即位,但多尔衮观察形势,没有立即答应。多铎转而又提代善为候选人,代善则以“年老体衰”为由力辞,既提出多尔衮,又提出豪格,意见模棱两可。豪格见自己不能顺利被通过,便以退席相威胁。两黄旗大臣也纷纷离座,按剑向前,表示:“如若不立皇帝之子,我们宁可死,从先帝于地下!”代善见有火并之势,连忙退出,阿济格也随他而去。多尔衮见此情形,感到立自己为帝已不可能,迅速提出他的意见,主张立皇太极幼子福临为帝,他自己和济尔哈朗为左右辅政,待其年长后归政。这一建议,大出众人所料。立了皇子,两黄旗大臣的嘴就被堵上了,豪格心中不快,却又说不出口。多尔衮以退为进,自己让了一步,但作为辅政王,也是实际掌权者。济尔哈朗没想到自己也沾了光,当然不会反对。代善只求大局安稳,个人本无争位之念,对此方案也不表示异议。这样,这个妥协方案就为各方所接受了,但由此而形成的新的政治格局却对今后数年乃至数十年的政局起着巨大影响。

就这样,多尔衮妥善地处理了十分棘手的皇位争夺问题,自己也向权力的顶峰迈进了一步。随后,统治集团处理了反对这种新格局的艾度礼、硕讬、阿达礼、豪格及其下属,稳固了新的统治。多尔衮的这一方案,在客观上避免了八旗内乱,保存了实力,维护了上层统治集团的基本一致。当然,他这一提案,是自己争夺皇位不易得逞之后才提出来的,是在两黄旗大臣“佩剑向前”的逼人形势下提出的中策或下策,而并非是他一开始就高瞻远瞩、具有极广阔的胸襟

攻占北京

就在八旗贵族因为内部矛盾争吵不休的时候,明朝后院起火。这年十一月,李自成农民军攻破潼关,占领了西安,然后分兵攻打汉中、榆林、甘肃,在年底以前已据有西北全境,以及河南中、西部和湖广的数十府县。另一支农民军在张献忠率领下,转战湘赣鄂数省,亦给明廷以重创。而在关外,多尔衮一待稳固,并于九月派济尔哈朗和阿济格等率军出征,攻克明朝关外据点中后所、前屯卫、中前所,割断宁远与山海关的联系。明朝内外交困,已经无力抵御。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李自成农民军和清军一南一北,都距明朝政治中心北京数百里之遥,究竟谁能逐鹿得手呢?

但是,历史的偶然性使吴三桂扮演了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他在山海关首先接受了李自成的招降,由唐通接管了山海关,然后率兵朝见李自成。但他走到玉田时,得知自己的私人利益遭到损害,便“翻然复走山海关”,击走唐通,背叛了李自成①。至此,历史的天平又开始向清方偏倒。

这时候,清廷已经意识到实现努尔哈赤和皇太极遗志的时机到了。四月初四日,即吴三桂刚刚叛归山海关之时,内院大学士范文程上书多尔衮,认为“如秦失其鹿,楚汉逐之,是我非与明朝争,实与流寇争也”。主张立即出兵进取中原。他提出,“战必胜,攻必取,贼不如我;顺民心,招百姓,我不如贼”,因此要一改以往的屠戮抢掠政策,“严禁军卒,秋毫无犯”。即不仅在战略上改变得城不守之策,要入主中原,在战术上也要招揽民心。

山海关战役后,李自成慌忙退出北京,撤到山陕一带休整力量,以图再举。多尔衮则乘胜占领了北京,接受明朝遗老们的拥戴。从此,历史又翻开了新的一页。

一统中原

在不到一年里,多尔衮为清朝立下了两件大功:一是拥戴福临,巩固了新的统治秩序;二是山海关之战中运筹帷幄,击败了农民军,占领了北京城,开启了清皇朝入主中原的历史一页。特别是他占领北京之后,严禁抢掠,停止剃发,为明崇祯帝朱由检发丧,博得了汉族士绅的好感,然后迎请顺治小皇帝赴京登基,很快稳定了占领区内的形势。这些功绩,在顺治元年开国大典上均得到表彰,不仅给他树碑立传,还赐他大量金银牲畜和衣物,并封他为叔父摄政王,确立了他不同于其他任何王公贵族的显赫地位。

在进行统一战争的同时,多尔衮也开动了整个国家机器,力图使其正常运转。在政治体制上,他无法完全用在关外时期的一套来治理如今这样庞大的国家,而是接受了明皇朝的现成制度,并且任用所有明朝的叛将降臣,因而十分得心应手。在中央机构中,仍以六部为最重要的国家权力机关,尚书皆由满人担任,但王贝勒亲理部事的制度却在入关前夕废除掉了。到顺治五年,多尔衮于六部实行满汉分任制度,命陈名夏、谢启光等六汉人侍郎任汉尚书,但其地位要低于满尚书,金之俊对此曾表示不胜感慨,更不胜恐惧。

对于吏治,可以说多尔衮是加意整饬的。明代胥吏之弊遗留入清,他曾批示:“衙役害民,从来积弊。如果有巨奸,即加重治,严禁重蹈明朝故辙。”如,发现吏部中有四名小吏,为害甚多,他批示道:“三法司严审追拟,毋得徇纵。”府、州、县守一级,贪劣者亦不乏其人。如牛金星之子牛铨,降清后任黄州知府,他在任上贪污受贿,被人举劾。多尔衮批道:“牛铨著革了职,并本内有名人员,该督抚按提问具奏,该部知道。”最贪酷的大员当属福建巡按周世科,其为非作歹,令人发指。被人参劾之后,多尔衮批示革职,并令督抚按审问定罪,最后将其就地斩首。此外,他还十分重视传统的京察大计,对各级官员严格考核。顺治七年正月,大计全国官员,对谢允复等八百一十六名官员分别加以革职、降调、致仕。

除整顿旧官之外,多尔衮还注意选用新人。他自称:“别的聪明我不能,这知人一事,我也颇用功夫。”所以自入北京伊始,便多次下诏各地征聘“山泽遗贤”。此外,在顺治元年十月的登极诏书中,还规定了重开科举的制度,并于顺治三年、四年、六年举行了三次会试,共取进士一千一百人。首科之中,出了四位大学士、八位尚书、十五位侍郎、三位督抚,还有都察院副都御史、通政司使、大理寺卿、内院学士等六位高官,如傅以渐、魏裔介、魏象枢、李霨、冯溥等均出自是科。其他人也都充实到中央和地方的各级机构中,成为新朝统治的骨干力量。

由于明末清初不安,社会经济十分凋敝,而要想使社会安定,非恢复和发展经济不可。清军入关甫一月,汉官宋权便提出:“尽裁加派弊政以苏民生”。多尔衮便批示道:“征输须循旧额,加派弊政速宜停止。”十天后便发布“大清国摄政王令旨”,向全国人民宣布取消明末加派。但从主观上说,清按万历年间则例征派赋税,免除了天启、崇祯时期的加派,而万历末年加派之辽饷通共五百二十万两照征如故;从客观上说,由于连年战争,经济支出庞大,所以一些“杂费”的征派逐年增加。

发病而死

多尔衮因为在和明朝历时两年的松锦之战中劳累过度,元气大伤,得了三种病症:第一种是怔忡之症,第二种是中风前兆,第三种是咯血症。入关后更是“机务日繁,疲于裁应,头昏目胀,体中时复不快”。顺治七年(1650年)十一月十三日,多尔衮“以有疾不乐,率诸王、贝勒、贝子、公等,及八旗固山额真、官兵等猎于边外”。十二月九日,多尔衮因坠马,膝盖受伤,涂以凉膏,竟于十二月初九日死于喀喇城,享年只有39岁。灵柩运回北京,顺治帝追尊他为义皇帝,庙号成宗。谥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多尔衮的葬礼依照皇帝的规格举行,埋葬在北京东直门外(今新中街三条3号附近)。

范文程为什么请求伐明以争夺中原天下?

1644年4月23日山海关大战,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是一场决定中原王朝和辽东大清王朝命运的大战,谁取得战争的胜利,谁就能赢得天下。

最终,大清王朝取得了胜利,打开了通往关内中原地区的大门。

这次清军南下,终极目标就是征服中原,获得中原广袤肥沃的土地,占领中原汉族人统治的江山社稷,把大清的势力范围从关外扩展到中原。

因此,从南下的第一天起,大清摄政王多尔衮就明确下令,约束自己的战将们不能烧杀掠夺,必须争取民心。多尔衮自己不仅有这个认识,他身边的汉臣也都一一建议,提醒他在占领中原城池后,要注意安定民心,让中原汉族对关外满族人有一个良好认知。

多尔衮天纵聪明,当然知道如何安定民心,于是,他取了一些措施,让老百姓从心里认可大清王朝。

首先,在山海关大战取得胜利之后,他让范文程写了一个檄文,向山海关城里的大明老百姓、官吏说明大清此次出师中原的目的,檄文写道: “义师为尔复君父仇,非杀尔百姓,今所诛者惟闯贼。吏归来,复其位,民来归,复其业。师行以律,必不害汝。”

同时,他让吴三桂一边追击大顺军,一边设法安抚大明百姓,让人心惶惶的老百姓安定下来。他知道吴三桂是汉人,又是明朝旧官吏,也是刚刚投降大清被册封为平西王的大清官员,认为让他出面安抚大明官吏百姓效果会比自己亲自出面安抚好,大明的官吏百姓应该从心里能更容易接受吴三桂一些。所以他就让人以吴三桂的名义又写了一道檄文,让他在征讨“闯贼”的过程中,向沿途大明官吏百姓进行广泛宣传,打消民众对大清国的敌对情绪,号召大明官吏百姓都能像吴三桂一样,顺应潮流,投奔到大清国的旗帜下,一起开创一个崭新的王朝。

吴三桂的檄文这样写道: “平西王吴,为安抚残黎以救民生事。照得逆闯李自成容诛,窥窃神器,滔天罪恶,馨竹难书。荷蒙大清朝垂念历世旧好,特命摄政王殿下大兴问罪之师,怀绥万帮,用跻和平之城,仁声所播,义无拂命。……为此示仰一带地方官生军民人等,务期仰体大清朝安民德意,速速投诚皈命,各安职业,共保身家,毋得执拗迷谬,自罹玉石俱焚之惨,未便。特谕。顺治元年四月二十六榜。”

从这篇檄文落款的日期看,正是吴三桂薙发正式投降清军的时间,也是他被册封为平西王后,带领关宁铁骑追击大顺军的日子。

过去一方向另一方发动着战争,或者安抚民众,找一些文字功力强劲的知识分子写一遍讨逆檄文,基本是形成了一个套路,千百年来历朝历代都是如此。

多尔衮的安排文字高手写的这两篇檄文也确实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很多地方被清军占领,找不到大顺军的时候,这些地方的官吏、绅士、农民也是望风而逃,对于来自于北方的满族军队,大家骨子里认为他们是一群不眨眼的野兽,所以充满的害怕和惶恐,只有逃之夭夭。

但大家看了多尔衮、吴三桂发布的檄文之后,宣传效果很快显露出来,七上八下的心理终于渐渐冷静下来,有大胆之人,甚至主动接触清军。有以下两个例证可以证明。

其次,多尔衮安抚大明官吏百姓的办法就是赐袍封官、开仓济民、约束军队,以此来获得民心。

多尔衮率领大清军队走到抚宁时,原来的知县候益光等人就带领自己手底下一帮人早早来到城外五里外的地方,按照汉族官场上的礼仪,迎候多尔衮。

多尔衮见到候益光后,赐给他袍服,令他仍旧当抚宁县知县。还开仓赈济百姓。并发布告示,让百姓各安其业,让军队不许入城,一律在城外以西十里外宿营。

后来,多尔衮率领清军一路南下,到达昌黎、滦州、开平卫、丰润等地,各地官吏率老百姓均出来迎接,并举行投降仪式。多尔衮依旧给这些官吏赐给袍服,依旧下令开仓赈济,让官吏和百姓得到实惠。同时依旧下令军队不得入城骚扰百姓,严明军纪。

这些收买民心、安抚汉族官吏豪绅的举措,很快博得了大明后来变成大顺官吏绅士的好感,也让惶恐不安的老百姓松了一口气。这些安民宣传措施,为刚刚入关的大清进一步看到统治关内的希望,让多尔衮对吞并中原更加充满信心。

1644年4月30日,多尔衮率军达到蓟县。这天夜里五更时分,李自成命人放火烧了北京皇城和九门城楼,并带着大顺军逃出北京。多尔衮得到消息之后,知道北京城已经被李自成劫掠一空,大顺军不除,就会严重影响大清在中原的统治,于是命令吴三桂、阿济格、多铎率军继续追击大顺军,不要急着进入北京。

5月1日,多尔衮达到通州,第二天一大早,便动身前往北京。

北京城里一些明朝的官吏绅士在大顺军撤出之后,以为大明朝又要复辟了,所以大家自发组织起来,一方面熄灭了被李自成焚烧的大殿之火,一方面又为崇祯皇帝设立了牌位,准备发丧哭灵。他们并不知道吴三桂已经投降了大清,只听人说吴三桂打败了李自成,夺回了太子,将要奉命太子回到北京即皇帝位,振兴大明天下。

5月2日一大早,北京城里这些明朝遗老遗少早早来到朝阳门前,设坛焚香,恭恭敬敬地迎接大明功臣吴三桂、明太子和大清义师。明朝锦衣卫官吏还为大明太子准备了銮仪法驾。一个个都毕恭毕敬地跪伏在朝阳门外的土地上,大气都不敢出。

嘈杂的马蹄声从远处传了过来,越来越近,这些官员更加诚惶诚恐。等待多尔衮骑马走进,迎候的官吏豪绅们才看清楚,骑在马上的哪里大明的太子,而是穿着胡服扎着辫子的大清摄政王多尔衮。吴三桂和明太子的影子都没有,这一下让他们在场的每个人惊愕不已。但久历官场的他们身处乱世,对这种城头变化大王旗的事情司空见惯,所以在惊愕之后,很快就明白过来了,这天下看来已经是大清的了。

于是,众官员在镇定下来之后,立刻请多尔衮换乘大明皇帝的辇车进城。多尔衮起初看到这种规格的仪式,很自然地推辞了,并说自己是效法周公辅佐幼主,不能乘坐辇车。明朝的遗老遗少自然也答应,说周公也会坐在王位上代替君王管理国家大政,摄政王自己有这个资格乘坐辇车。

这样一说,多尔衮终于同意坐皇帝辇车进入北京,同时告诉这群大明故臣官吏,自己是来平定天下的,不能不听大家的意见。今后很多事情我还需要和你们大家一起商量。

入城之后,多尔衮从长安门进入皇宫,来到武英殿,下辇升坐,明朝大小官吏以及宦官七八千人向他行跪拜之礼,伏呼万岁。

从4月初开始起兵入关,到山海关大战,再到5月2日进入北京,多尔衮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就完成了大清国二代皇帝未能实现的入关梦想,稳稳坐在大明天子坐过的皇帝宝座上。这一切来的太快了。

大清从关外打进关内,磕磕碰碰几十年,只有这次是最真实的。

怎样评价多尔衮这个人物

清世祖即位之后,范文程因是两朝老臣被提升隶属镶黄旗。不久,李自成农民军开始进军北京,范文程立即上书摄政王多尔衮,请求伐明以争夺中原天下,并上疏说:"中原的百姓时遭离乱,极受荼毒,希望有明主出世,以安居乐业。我们以前攻入明境,曾经屠永平,以后又曾两次深入抢掠而返,因此他们必以为我们没有大志,只是希图金帛子女而已,因此对我们并不放心。此次我们出兵,应严申纪律,对明百姓秋毫不犯,宣布我们这次进取明中原之意。凡明朝官吏将官仍居其职,民仍安其业,如果这样做,黄河以北,传一纸檄文就可以平定。"

你们认为多尔衮是成功者还是失败者呢?请赐教!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多尔衮拥立幼主,定鼎中原,大位不惑其心,大利不夺其志,君子人也!

多尔衮爱江山。

帝位易取,江山难求,二者必择其一,他选择了后者。他的生命里有太多的抉择,小则关系到他和兄弟们的荣辱与身家性命,大则关系到整个满洲族的兴衰成败。面对帝位,他仰天大笑:尔可惑我志哉?

皇太极走了,大志未竞,那时多尔衮可以称帝,但他退求其次拥立了年幼的福临,自己为辅政王。他的箭只有射向敌人,不会为了帝位射向自己的亲族,无他,他爱江山,不能使父兄的基业毁于一旦。于是降三桂、破山海、克北京,最后力排众议,迁都北京,以图进取,他完成了统一大业的第一步。入主北京后他大刀阔斧地推行仁政:礼葬崇祯、招扶明臣、解放军卒、废除弊政、整顿吏治、祭拜孔子、开科取士……他小心翼翼地试图驾驭汉族,像驯服他的烈马一样,他恩威并施地驯服了汉族。千秋功业比帝位来得更痛快、更实在,更能满足他的抱负.

有人说皇太极死时他不称帝是因为他的两白旗不足与豪格抗衡,那么入关后,八旗精锐尽在掌中,又以自己的同母兄阿济格、弟多铎为大将军东征西战,平定中原,此时称帝对他来说易如反掌,借用乾隆的话,那时他是“因利乘便”、“何事不可为”?九五之尊唾手可得,谁不动心?!!他没有理由不称帝,俗人不理解,野史为了给多尔衮不称帝找原因,胡扯出了孝庄下嫁,说他爱江山更爱美人。先别说孝庄根本不美,就算她有闭月羞花之容,又怎能令多尔衮因为一个女人而放弃帝位?!他没有称帝,是因为他心怀天下,满洲整体的利益和清朝的统治与帝王这个虚名孰轻孰重,他能分清。作为统治者,这种胸襟实为罕见。他知道大清还没有坐稳江山,如果急于名位造成族内分裂、内耗,从而给李自成等人可乘之机,必然引起社会动荡、人心不定、江山不稳,那么他得了帝位又有何价值?他要“示人民有更始之庆,无亡国之惨耳”。当时清朝虽然占据北京,但南有朱由崧,西有李自成,川有张献忠,不算各地不断出现的小范围兵变,累加起来的兵力也有二,三百万,而清军倾全国之力也不超过二十万,满族总人口只占全国人口的1%。这时的清朝统治极不稳定,鹿死谁手,尚未可知。江山重于帝位,唯有齐心协力方能成就千古大业。反观南明各个朱姓朝廷还在争夺正统,为了残破的打内战,李自成、张献忠之辈更不会想到联合起来抗击外族,他们的鄙俗在多尔衮浩瀚的胸怀面前无地自容,以致被清军以风卷残云之势逐个击破最终统一了天下。多尔衮没有称帝,但他是爱新觉罗家族真正君临天下的第一人!

当我们的地理课本自豪地写上中国领土960万平方公里的时候,不要忘记这片土地上有不小的一部分是清王朝开辟的疆土,更不要忘记清朝开国时的版图是不可思议的1400万平方公里!这片广袤的土地就是多尔衮为之魂牵梦绕、心力交瘁的地方,无处不流淌着他的鲜血!

“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负吞吐天地之志”,这是《三国演义》中曹操对英雄的理解.

多尔衮爱美人

父汗努尔哈赤为他娶了第一位妻子,蒙古科尔沁一个台吉的女儿博尔济其特氏,那时他才12岁。这位长他两岁的蒙古贵族,他的大福晋,与他荣辱与共25年,在他宾天的前一年,先他而去了。此外,他一生还娶了九个女人,除了满蒙贵族,还有两个朝鲜公主。这些女人没有为他留下一点骨血,英雄一世,孑然来去,形单影孤。

无论正史野史都说他纵欲无度,荒*好色,遍选美女充其下陈,甚至连孝庄也不放过,果如是乎?这要从满族遗留的落后风俗说起,在满族社会中女人与物件无大差别,女人地位之低从清朝的后妃、公主地位不及历朝历代中可见一斑。多尔衮时代的满族,不仅存在着古老落后的承继婚、交换婚制,而且还有掠夺婚的影子,父死子妻继母,兄亡弟妻寡嫂是很正常的事情,甚至叔伯可以娶亡侄媳妇(豪格死后,他的福晋即被两位叔叔多尔衮与阿济格各纳了一位)。女人可以做为战利品辈份混乱地群娶过来,也可以出于某种目的辈份混乱地群嫁一家(皇太极的三个博尔济其特氏后、妃,是姑侄关系;多尔衮是豪格的叔父,但从母亲这边论,豪格却是多尔衮的表舅,因为豪格的母亲是多尔衮母亲的姑姑,换句话说,就是乌拉那拉氏姑侄同嫁一家,但却是侄女嫁父亲,姑姑嫁儿子;阿敏与他的一位岳父互为翁婿,即他的一个女儿嫁给了他这位岳父……),连爱新觉罗家的格格下嫁也经常行辈不同。这种混乱的婚嫁关系在清皇族高度文明以后还是渐有渐无地存在:顺治的废后和他的孝惠后是姑侄关系、咸丰朝叶赫那拉氏(慈禧)姐妹嫁兄弟(咸丰帝与其弟奕譞)、同治的孝哲后与珣妃也是姑侄……落后的殉葬制大多也是以女人为牺牲的(努尔哈赤死,三个后妃殉,其中包括多尔衮的生母大妃(即皇后)乌拉那拉氏阿巴亥;多尔衮死,卑女殉;多铎死,两福晋自请殉;岳托死,福晋殉;顺治帝死董妃之妹殉……),多尔衮生长在这样婚嫁**、女人地位极低的民族里,女人在他心中是什么呢?也许还不如他的宝马雄鹰。所以,在他看来问蒙古、朝鲜要几个女人与索贡品无异,那是显强国霸气,示主人威严。一个小节此处不能不提,明朝降臣吴惟华极尽所能地讨好他,大概对这位摄政王的辟好亦有所闻,于是投其所好,从一些贫困的明朝勋旧家中选出“女子之有色者,得二十人以献九王”。这二十个“有色”的汉家女子,对任何男人来说,都是莫大的诱惑,但“王愀然曰:‘不可,明之勋胄,犹我与若今日也,以我与若之子女,供他人婢妾可乎?’,悉遣出,令择良家子嫁之”。吴惟华真小人也,既为二臣,犹不以为耻,不思明国何以倾颓,自视高明,复为弄臣,然江山易主,此君却如此不识时务。多尔衮识大体地退了明朝勋旧的女子,觉其于礼不通,他又怎么可能有悖天伦,娶自己的嫂子、天子的母亲孝庄?!

多尔衮爱美人,然其真好色耶?!必也取之有道也!

一个小节此处不能不提,明朝降臣吴惟华极尽所能地讨好他,大概对这位摄政王的辟好亦有所闻,于是投其所好,从一些贫困的明朝勋旧家中选出“女子之有色者,得二十人以献九王”。这二十个“有色”的汉家女子,对任何男人来说,都是莫大的诱惑,但“王愀然曰:‘不可,明之勋胄,犹我与若今日也,以我与若之子女,供他人婢妾可乎?’,悉遣出,令择良家子嫁之”。吴惟华真小人也,既为二臣,犹不以为耻,不思明国何以倾颓,自视高明,复为弄臣,然江山易主,此君却如此不识时务。多尔衮识大体地退了明朝勋旧的女子,觉其于礼不通,他又怎么可能有悖天伦,娶自己的嫂子、天子的母亲孝庄?多尔衮爱美人,然其真好色耶?必也取之有道。

多尔衮爱贤才

帝王图治,必劳于求贤。多尔衮热爱汉文化,大概是他本民族没什么文化可爱,他从小熟读汉文经典,皇太极说他“于众昆弟中最为勤学”。他对汉臣也是颇为敬重,礼数有加。早在入关前,他就重用汉臣范文程和降将洪承畴,此二人也不负其所望,上书多尔衮,对满洲入关的军政大事尽舒所见,被多尔衮纳,终成霸业。入关后多尔衮更是求贤若渴,占领北京后的第二个月,即派人祭孔,此后每年二、八月都派大学士致祭,成为整个清代所遵奉的定例。顺治二年,尊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同年六月,他亲自“谒先师孔子庙,行礼”。顺治三年,首次会试、殿试,他又亲自命题。除了用科举、招抚等各种手段尽力网罗名士参政外,他还经常让汉官推举贤才,使大批汉族贤士纷纷归附。顺治二年六月,清军南下后,多尔衮让大学士们举荐江南贤才,以下是他们的对话: “江南有甚好人物?” “地方广大,定有贤才。” “非泛论地方贤才” “钱谦益是江南人望。” “如今在否?” “昨‘归文册’上有,现在” 汉臣中有才能者,皆受多尔衮重用。为了维护汉官已经受伤的尊严,他严禁满洲贵族欺压污辱汉官,明令满洲贵族不得干涉国政和限制汉官职权,禁止诸王同各机构官员私交往来,这个禁令等于剥夺了诸王、贝勒干预国家事务的权力,也使多尔衮树敌不少,埋下了身后之祸。他给汉官足够多的参政机会。原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是国策的重要决策机构,多尔衮执政以后,限制了这个机构的作用,他把更多的权力赋于了多由汉人担任大学士的内院。顺治元年五月,多尔衮准了大学士洪承畴、冯铨的建议,改变了内院过去对一些重大事务“不得与闻”的地位。二年三月,又进一步下令,“凡条陈政事,或外国机密,或奇物谋略,此等本章,俱赴内院转”。使内院成了参与国家重大决策的重要机构。多尔衮还让大学士“于国家事务,当不时条奏为是”。满人一直垄断着六部与都察院的全部正职,汉人只能担任副手。顺治五年,多尔衮又设立了六部汉尚书、都察院汉都御史,提高了汉官在这些重要机构中的地位和职权。

除了重用汉人,多尔衮对德国传教士汤若望也特别敬重,因为他看重汤若望的“新历”。多尔衮观看了汤测量研究日食的过程,命人记录在册。后来又因为汤在研究历法上的成就,专门为他设宴庆贺,并将修订新历法的任务交给他,面对朝中人“祖宗之法不可违”的反对,多尔衮告诫大家不能因为汤是金发碧眼就不承认事实,不能对外国人有偏见,就像进关时不对汉人存偏见一样,谁对大清国有贡献,谁就应该受到优待。他还嘲笑朝臣们不接受先进的新历如同“抱残守缺”一样可笑。审议后第二天,多尔衮就亲自将汤的新历命名为“时宪历”,予以推行。不久又向礼部下命令“钦天监印着汤若望掌管”。汤若望于是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出任钦天监监正的外国人。

多尔衮爱名节,位愈尊,爱愈甚。

入主紫禁城时,他完全可以废帝自立,然而他没有,他不能留下窜逆的千古骂名,他要作周公,他所做的是接顺治帝进京以就大位。他贵为摄政王,挟开国之功,但君臣大礼他从不马虎,这大概和他崇敬孔子不无关系。顺治赐他一匹马,他“跪受”,“叩首谢恩出”。后顺治传旨给他说“凡遇朝贺大典,朕受王礼,若此等小节,不必行此大礼”。对这位当时八岁的小皇帝的恩典,多尔衮很感动,却没有接受,他上奏说“上年幼冲,臣不敢违礼,俟上春秋鼎盛,凡有宠恩,自不敢辞”,意思是你越是年幼,我越不能以长违礼。后来他的身体实在不胜脆拜了(他患有严重的关节炎),群臣见状才上疏顺治,免了一些礼数。多尔衮尝乘轿入朝,行至朝门,满洲诸大臣皆跪,他发现后,即命轿夫抬他回家,不上朝了。事后,他对这些人说“予未有言,诸臣何故皆跪?今予乃入君之朝也,尔等即欲行礼,当于他处行之,乃行之朝门,予岂有经受之理!若予竟自前进,诸王亦如此行礼,予心何安?”他太清醒了,若与皇帝同享此大礼,岂不是大不敬?与谋逆何异?他意识到这是陷他于不义,况大清建国初始,这样久之,必出获乱。

多尔衮办事公正、公平,从不厚此薄彼。宣府巡抚李鉴劾奏赤城道朱寿鍪贪酷不法,多尔衮下令议察。朱贿嘱满臣绰书泰求阿济格说情,阿济格率师南讨途经宣府时,便派人胁迫李鉴释其罪。多尔衮闻知,立刻降阿济格为郡王,罚银五千两。阿济格是多尔衮的同母兄,自生母被逼生殉努尔哈赤后,他们兄弟三人相依为命,阿济格是多尔衮与多铎最亲近的长兄,戎马一生,为大清立下赫赫战功,多年来一直支持多尔衮,但这时,多尔衮却如此不讲情面(公事公办,毫不讲任何兄弟之情)。

多尔衮对谄媚也有天生的免疫力,对别人的奉承从不买帐。清朝初入关,明朝太监留用,这些太监政治上与朝官一起参与朝政,经济上,把持原明朝皇荘钱粮,实力颇大。多尔衮逐步打击太监势力,使满清近300年宦臣无法干政。当时大太监曹化淳多次上书多尔衮,意在摇尾取悦,但多尔衮从不理睬,后来此人不知身价,以老卖老,上书说自己“积劳成疾”,应选“年富力强”者,不想这位摄政王马上准奏。多尔衮曾与降清的祖大寿谈起自己进围锦州时的凶险:“洪军门于南山向北发炮,祖军门从城头向南发炮,神器实为凶险,我兵无存身之地。”,祖大寿张煌失错言道:“果有此事,如彼时炮中王马,为之奈何!”擒贼先擒王,两军交战,谁不想击毙对方主帅,多尔衮行伍出身,怎么会不明白,他在摄政日记中嘲笑祖大寿的献媚:“彼时两仇相敌,唯恐不中,大寿言不由衷,诚为可笑”。他对奉承的警惕使汉官满臣惴惴然不知所措,揣摩不透他的心思、他的好恶。谁想毁谤他的清廉勤政也实在无证可寻。

多尔衮爱鹰犬

据说他养犬3000条,畜鹰亦余千只。他爱这些动物,经历过人生的大起大落,他更信赖他的鹰犬。孝庄曾感叹说皇太极没有他的这般闲情,他付之一笑:“他才是养鹰高手,他支使我们就像我支使这些鹰犬一样”。一句话道出辛酸惨淡,他畜鹰养犬,却一世为人鹰犬,披坚持锐,出生入死,惮精竭虑,到头来却身败名裂,竟是为他人做嫁衣裳(他仅仅惟愿大清能在自己的手下永存)。 魂兮在否

他的一生太苦太累了,他倦了、厌了,向皇天后土交了他的权利,付了他的使命,昂首告别了他的江山。如果说天降大任于他,那么他无愧亦无憾。他死于顺治七年的最后一天,死在喀喇城,死在塞外的冰天雪地中。

顺治六年他还两次亲征山西降而复反的姜镶。他知道自己不久于世,便开始关心鳌拜、索尼等人在朝野的势力,降了鳌拜的爵位,轻重不同地处分了与鳌拜、索尼相善的一些人,他不愿看到自己百年之后外姓掌权。去世前几天他还在围猎,以至晕厥坠马摔伤,草草治疗后,第二天他竟又跨马出猎,他不愿像一个懦夫一样死在病床上,他舍不得他的马,他的鹰还有他的犬,这世上还有什么比这些灵透的生命更懂得他的孤独?

他没有战死在沙场,没有安卧于荣华,却魂归他乡,以他自己的方式熄灭了勃勃生命之火。他在一个孤城里孤独地走了,也带走了他的旷世孤独。生前无知己,灵前无孝子,他才是孤家寡人。只有这样的死才配得上他,我宁愿他这样在38岁时壮烈地倒下,也不愿他像一个俗人一样慢慢老去。

他注定孤独,十三岁时,一夜之间失去了宠他的阿玛和爱他的额娘。泪眼前是父母冰冷的棺椁和兄长们冷酷的面孔。旦夕之间,从天堂跌落地狱,一切都变得陌生了,这里还是自己的家吗?这些逼死额娘的人还是自己的兄长吗?眼睁睁地看着亲娘被人用弓弦勒死却束手无策,对一个孩子来说,这是多么大的打击,对一个男人来说,这又是多么大的耻辱!生在帝王家,注定斗争,注定坚强,他擦干眼泪,未满十六岁就随皇太极东征西战,他总是身先士卒,多少次死里逃生。十几年来,他深藏锋芒,人前少言寡语,军前谋勇兼备,凭军功与智慧,他小心翼翼地一步步积累自己的实力,至皇太极死,他的势力已经能和豪格抗衡。豪格是皇长子,得天独厚,而多尔衮从随军将领到三军统帅到万人之上的皇父摄政王却是用血换来的。

他的灵柩运抵京师,顺治率诸王、贝勒、文武百官“易缟服”出迎东直门2.5公里外,大放悲声。眼泪,顺治帝、诸王、贝勒、文武百官、公主、命妇“俱于道旁、门内跪哭”的眼泪,是摄于摄政王威严的眼泪。狮虎垂危,犹有余威,权倾朝野的摄政王宾天,谁敢不哭?但多尔衮一定在笑,他在大笑,生前他嘲笑他人的献媚,死后又怎么会相信这空洞的哭声,虚伪的眼泪?

他的死成全了那对孤儿寡母,这母子无耻至极,多尔衮生前他们不敢也无能撼动这位皇叔,死后犹不敢妄动,先慷慨地给予最高尊号----成宗义皇帝,以示天下“不是我不仁”,不到百日即因其棺内的八补龙袍夺其爵,毁其墓,天下有此大伪乎?既以帝号尊之,帝制葬之,却以明黄龙衮置其罪,与追尊之号岂不矛盾?试问没有多尔衮哪来顺治的帝位,孝庄的尊位又从何谈起?这母子竟恩将仇报,奈何!三百年以后,当我们这个曾经让帝王将相永世不得翻身的社会承认了努尔哈赤的雄才大略,承认了康熙的文治武功,甚至承认了雍正的勤劳任事,为什么对多尔衮还是这样的求全责备?仿佛他只有和孝庄一起存在才有价值,这段荒谬的野史传闻----孝庄下嫁,至今仍被大多数人信以为真,包括部分清史学家。对这位清朝的开国摄政王,人们总是毫不“吝啬”:荒*无度,把持朝政、独断专行……我们原谅了帝王的三宫六院,甚至津津乐道,为什么对多尔衮的十房妻妾却如此苛刻,斥之为荒*无度?他是实际意义上的帝王,只少一个皇帝的虚名就另当别论?同样是外族统治,人们厌恶多尔衮,怎么到康熙坐江山就变成了好人?我们中国人骨子里的皇权至上使然!维护皇权的是英雄,背叛的是败类。洪承畴、吴三桂永无翻身之日自不必说,那么既然袁崇焕、史可法扶明抗清是英雄,为什么食清奉禄的林则徐、邓世昌之流,维护清帝皇位的康有为、之辈也是英雄?孰是孰非?问题在于皇权从朱家接力到爱新觉罗家族,皇权永远是正确的,皇权在哪里,正义在哪里!谁侵犯了皇权,谁就是罪人;谁敢对皇权说“不”,谁就是大不敬!远到曹操,近到林彪,说重了是千古罪人,说轻了也是十恶不赦。顺治对多尔衮削爵毁墓、康熙除鳌拜、除林彪似乎都是英明绝顶、大快人心,是耶?非耶?使多尔衮称帝、鳌拜称王,林副统帅修成正果,那么历史会给予怎样的评价?王莽窜位不成遗臭万年,赵匡胤夺了柴家天下却流芳百世,是何道理?窜夺者大逆不道,然而一旦成事则名正言顺。世人皆知的“胜者王,败者寇”的道理还是斗不过天赋皇权。多尔衮一生最大的败笔就是他没有称帝,称帝则大义,反之则大逆!

乾隆的良心还在,不惜否定他的曾祖,为这位含冤的叔祖翻了案:

“其时我世祖章皇帝(顺治帝)尚在冲龄,未尝亲政也。夫睿亲王果萌异志,则方兵权在握,何事不可为?且吴三桂之所迎、胜国旧臣之所奉,止知有摄政王耳……且不于彼时因利乘便,直至身后以敛服僭用明黄龙衮,指为觊觎之证,有是情理乎?”

长白山下,松花江畔,一片白山黑水,多尔衮骑马擎苍,笑着、看着,渐行渐远……敢问智者何忧?!勇者何惧?!

为什么称范文程是培养人才的伯乐?

多尔滚,是清朝的最后一个男人

在他之后,皇帝们都是长在深宫,脂粉气太重,而康熙皇帝,也已少了许多祖先的豪气,成了汉家天子,只是玩弄权谋,已不再有开国列王们的众横天下的英武之气了!

“清之入关创业,为多尔衮一手所为”

“清饶天幸,以多尔衮入关成大功......其明达是以听纳正论,然其时能持论者,实无几人,旧人中唯范文程,降臣中唯洪成畴为有见地,而多尔衮皆能虚受其言”

“文程之文......,以其暴露清军以往之态度,尚非有成大业之志向,必为后来之所讳言也。以今之前,武力劲矣,招降纳叛之道得矣,惟要结关内人心,殊未留意,所留意者在钞掠,自不能恤人之疾苦,自今乃以救民水火为言,多尔衮深纳之,此为王业之第一步。”

“十三日庚午次过河,已知贼陷京师,多尔衮能听受,则天之所以厚清而生此美质也”

“固知天聪以前,清国以悍夷自处,绝未有得天下之意识也,崇德改元以后,亦未见若何改观。及此而始自命王者之师,居然大异于蛮夷寇盗。多尔衮于征朝鲜时,在满洲独为温雅得体,固其资质之美,即天之所以启女真生才非意想所及也”

“以上见摄政王之所为,皆为文程之所拟也。其尤为清一代永久惠民之政者,则立除明季加派一事,能立起人民乐生之心,而天下已大致定矣。至清一代竟能永行之,以不加赋为祖训,为定制,此则清之自有器量,能收名臣之用者,必其意度亦本与契合可想也。”

顺治十年(1653年)五月,福临为治理好国家,整顿朝纲,特请范文程研究治国安邦之道。他向福临建议:多尔衮在时,那些疏远他的大臣或因反对他而受到排挤的官员,都是爱国忠君有正义感的人才,皇上要“当思所爱惜之”。福临接受了他的意见,“原任科道官许作梅、李森先、桑芸、向玉轩、庄宪祖诸人内,系参冯铨降革者,俱起用。”在此之后,范文程又提出了兴屯田,招抚流民;举人才,不论满汉新旧,不拘资格大小,不避亲疏恩怨等重要建议,多被纳并实行。不仅如此,他还对朝中那些敢于直言不苟、秉公不阿的臣僚给以爱护。当时著名谏臣魏象枢,因在朝中“与诸大臣抗辩是非无少诎”,而常常遭到权贵们的攻击。独范文程“心识之,曰:‘直哉,此我国家任事之臣也。’”由于魏象枢得到范的支持,使之在朝内声望日高,顺治帝因此受益匪浅。所以,李蔚曾称道范文程是培养人才、爱护人才的伯乐。